鼯鼠

更新时间:2024-09-05 15:23

鼯鼠(学名:Petauristidae)是啮齿目、鼯鼠科物种的统称,又名飞猫、飞鼠、寒号鸟。全世界共有15属34种,在中国有7属19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身似家猫大小。头似松鼠,头宽吻部较短,眼圆大,耳廓发达,无束色,前后脚背面均呈橙黄色,后肢长于前肢;前后肢之间生长着宽大的肉膜,爪成钩状,极锐利,尾长而粗,与体长几乎相等。

动物学史

20世纪末期以来,全世界的啮齿动物分类工作都有了很大进展,一系列重要专著出版,最突出的代表有Corbet等(1986~1993)的《世界兽类物种名录》(共3版)和Wilson等(1997~2005)的《世界哺乳动物物种》(共3版),世界各国动物学界几乎都将其视为“标准”。中国改革开放以前陷于封闭保守,啮齿动物名称大都沿用上世纪50~60年代的学名。这些新分类系统、名录中,中国的不少啮齿动物学名已被改变。从与世界接轨的角度,中国学者主张原则上接受国际新分类系统及相应的学名变更,但对于那些中国已研究过的类群,则坚持自己的研究结果。

Wilson等(1997~2005)的分类系统将原为鼯鼠科(Pteromyidae)的鼯鼠类动物,改为松鼠科(Sciuridae)松鼠亚科(Sciurinae)内的一个族:鼯鼠族(Pteromyini)——这是根据近年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认为它们是松鼠族的姊妹群。但中国和俄罗斯分类学家认为,鼯鼠类在形态上具有非常特化的运动器官——前后肢间张有被毛的皮翼(飞膜),且古生物学研究也证明它不属于松鼠科动物,不赞成改动,仍视其为独立科。

形态特征

一般成年鼠体长约25厘米,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当它不开飞膜时,外形类似松鼠,背毛呈灰褐或棕色,腹面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红色。看上去非常小巧,头短且圆。鼯鼠在形态上颇似松鼠,密布蓬松长毛的大尾巴与体长大致相等。眼大,眼周围有黑圈。四肢闻有短毛的皮膜连接,借此从高处向下滑翔。体毛细软,毛色为灰褐色或黑褐色。不同的鼯鼠,在形态上颇为相似,仅体形大小和毛色有差异。

栖息环境

鼯鼠生活在山林中,主要栖息在高大估树洞、岩洞、石缝或山洞中。巢穴内有松枝、苔藓等植物铺垫。

分布范围

鼯鼠大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只有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在中国多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

生活习性

行为

鼯鼠白天藏在洞中,夜间出来活动。常在树枝间滑翔,活动时以爬攀和滑翔相交替,耙攀动作缓慢,有时滑翔到住宅中。多单独活动。前后肢之间具皮翼,这就是它们的飞膜。这个飞膜是鼠重要的“交通工具”,可以帮助鼠自由地在树中间快速的滑行。但是,要注意的是,鼯鼠虽然可以滑行,但并不是真实的飞行。虽然看起来它似乎和鸟类一样可以飞行,但是他们并没有像鸟类样可以产生阻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树、陆中间滑翔。也正是因为鼯鼠可以滑行,因此オ有了“飞鼠”之名。一只普通鼠可以滑翔47米左右,不过也有人曾记录有鼯鼠可滑行150米之远。

鼯鼠素有“千里覓食一处便”的习性,也就是说鼯鼠有固定排泄粪便的习惯,它们不会在外面随地大小便。即使它们在很远的地方觅食,如果想要排便也会回到自己固定排便的地方。这是它们独特的卫生习惯,但也是讲卫生的好习惯。一般鼯鼠会在自己的巢穴附近选择一个特定位置作为自己的“厕所”,这也是为什么鼯鼠的窝旁边总是会有大堆粪便的原因。

食性

鼯鼠以植物的嫩枝叶、花芽、果实(如麻粟、核桃、椎粟等)和种子为食,亦食苔藓和各种带酸甜味的浆果。

生长繁殖

鼯鼠产仔期约在每年的4~7月,每年1胎,每胎2~5仔,以产2~3仔居多。鼯鼠的寿命为5~10年,繁殖旺期5~8年。每年2~4月是鼯鼠交配期。母鼠在交配期常发出动听的求偶声,公鼠听到母鼠的声音即寻找母鼠,找到母鼠后很快与之交配。母鼠孕期75天,每年1胎,胎产仔1~3只,少数个体胎产仔5只以上。小鼯鼠出生后,1个月睁眼,45天全毛,3个月以后自行采食,转为独立生活。

近种区别

鼯鼠为典型的树栖类。与松鼠族亲缘关系很近,二者颊齿在颌两侧各为5枚,下颌两侧均各4枚;不同点是前后肢之间有被软毛的皮褶,称飞膜。当爬到高处后,将四肢向体侧伸出,展开飞膜,就可以在空中向下往远处滑翔,因而又称飞鼠。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毛耳飞鼠复齿鼯鼠红白鼯鼠灰头小鼯鼠、海南大鼯鼠(原名:海南鼯鼠)、白颊鼯鼠栗褐鼯鼠、白斑小鼯鼠(原名:白斑鼯鼠)、红背鼯鼠霜背大鼯鼠橙色小鼯鼠灰鼯鼠云南大鼯鼠沟牙鼯鼠、绒毛鼯鼠(原名:羊绒鼯鼠)、小飞鼠黑白飞鼠海南小飞鼠李氏小飞鼠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主要价值

鼯鼠通常是指灰头小鼯鼠、棕鼯鼠、毛耳飞鼠、粟褐大鼯鼠、红白鼯鼠、高地鼯鼠或黑白鼯鼠等,它们都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鼯鼠科,是中药材五灵脂的原动物,即为鼯鼠的粪和尿组成.其肉还可以制成酒。

鼯鼠的入药部分是其粪和尿,中药称为五灵脂。干燥零散的鼯鼠粪粒称为五灵脂米或散灵脂。粪粒和尿粘结在一起的粪块称为灵脂块或糖灵脂。灵脂块药效较高,质量好。

养殖技术

饲料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给鼯鼠投喂的饲料多为新鲜的柏树枝叶、榆、枣、杏叶以及松籽、橡实、榛子、核桃等。枝叶要新鲜青绿,可在采来的枝叶上洒些水以保持新鲜。因干枯的枝叶鼯鼠不爱吃,在鼯鼠的繁殖期(每年2~6月),可用玉米面煮成糊状,加少量白糖喂母兽和断奶仔兽,以补给营养。

饲养方法

鼯鼠的饲养多为室养法。室养法又分洞养和箱养两种方式。

指人工修建小室.再庄室内墙壁上预先修好几个洞穴。洞穴距地面66~100厘米高.洞深30~40厘米,洞口仅有15厘米×15厘米大小。洞穴是鼯鼠夜间蛰伏或产仔的地方。洞穴内可放入一些柔软的杂草、枝叶或旧棉花,让鼯鼠自行建巢。在每个洞穴内放2~3只鼯鼠。另外,可修一些较大洞口的墙洞,是鼯鼠贮存粪尿的地方,鼯鼠有定点排泄的良好习性。人工投给的饲料放在小室内、洞穴外。小室内还要放置改水盆.供应新鲜清洁的饮水。

箱养法是人工修建饲养室,再在墙壁上挂些木箱,不修墙洞。每个小木箱大小为30厘米×40厘米,以木箱代替墙洞,供鼯鼠居住和产仔。一般在每只木箱内放养2~3只鼯鼠,产仔时则每只母兽占据1个箱。另外,也可用铁丝做成较大的笼产挂住室内。笼子里面放树枝供鼯鼠攀登或滑翔.放些钵盘使之专用来收集鼯鼠的粪、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