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鼠耳蝠

更新时间:2024-09-08 08:16

须鼠耳蝠(学名:Myotis mystacinus Kuhl),别名鼠耳蝠、小蝙蝠、多须鼠耳蝠。须鼠耳蝠体型较小,前臂长33~39 mm。鼻吻部正常。耳较长,体背面毛为黑棕褐色。

形态特征

须鼠耳蝠体型较小,前臂长33~39 mm。鼻吻部正常。耳较长,其内缘中央略呈缺凹形;耳屏细长,超过耳长之半。第3、4、5掌骨几等长;第3指第2节长于第1节。翼膜止于外趾基处。尾由股间膜伸出,但较短,一般不超过3mm。距缘膜不发达,仅有一段不长的狭膜。后足长连爪不超过胫长之半。阴茎较粗短,中间较粗。

须鼠耳蝠体背面毛为黑棕褐色,毛尖略淡;腹面毛色较浅,为浅灰棕色,毛基棕黑色。翼膜背腹面均为黑褐色,爪浅褐色。

须鼠耳蝠头骨吻部较扁,吻宽大于颅全长的1/4,吻背下凹,由吻部至顶部突然升高,脑颅圆而高。无矢状嵴,人字嵴不显。

须鼠耳蝠的齿式=38。上颌第1前臼齿稍大,前面与犬齿紧靠在一起;第2前臼齿甚小,位于上齿列之内侧,故使第1前臼齿与第3前臼齿在外侧几乎相联。第3前臼齿较大,接近臼齿大小,其外齿尖高于臼齿的齿尖。第3臼齿较小,左右宽与其他臼齿等宽,前后窄,相当第2臼齿的2/3。下颌的第2前臼齿小于第1前臼齿;第1和第2前臼齿位于齿列线中央,而不偏出线外;第3前臼齿齿尖与臼齿齿尖高度相等。第3臼齿大小接近第2臼齿。

生活习性

须鼠耳蝠不与其他种蝙蝠混杂,雌雄同居,但繁殖期除外。白天处在比较暗的屋檐内缝隙、或洞中,于黄昏至次日指晓进行活动。

须鼠耳蝠与其它蝙蝠一样利用回声定位能力扑捉猎物和避开障碍物飞行,它们发射超声波使自己处在被包围的环境中。须鼠耳蝠的超声波频率范围在35到80千赫兹之间,它们捕食一般在早期的黄昏,快速飞行通过水面或者低林地狩猎,主要以甲虫飞蛾和小蜻蜓鞘翅目鳞翅目昆虫为食。

须鼠耳蝠一般在岩洞深处贴壁挂于岩石裂隙中或洞顶上越冬。但在欧洲的须鼠耳蝠,一部分有远距离迁移的习性。

繁殖方式

须鼠耳蝠交配期一般在秋天,但受精推迟到第二年的春天。繁殖期为每年的3~4月,每胎2仔。繁殖期时,雌性蝙蝠3~10只小群居,雄性蝙蝠则单独生活,小蝙蝠于6月底到7月上旬出生,8月逐渐独立生活后,雌雄开始在一起生活。

栖息环境

须鼠耳蝠生活范围广泛,山区、平原、森林、草原都有分布。夏季栖居于岩洞、树洞、住宅中,冬季则栖息在其分布区的岩洞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科西嘉岛、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克里特岛、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英国。在葡萄牙已灭绝。

中国分布在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福建等地。

亚种分化

该种共有5个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欧洲、亚洲等是非常常见的物种之一,而在北非则很罕见。其具体种群数量未知。

该种没有主要面临的威胁,尽管如此,但是林地和其他方面的土地管理和发展会导致该种的栖息地范围缩小,从而影响到种群数量。例如,在非洲,其一部分栖息地被大火摧毁和破坏。该种也被用做医学研究,但不足对其构成威胁。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