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海

更新时间:2024-06-23 18:09

雨海淋浴之海海雨之海月球上布满整个雨海撞击盆地的辽阔月海,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撞击坑之一。雨海盆地形成于后期重轰炸期阶段一颗原行星的碰撞,后来涌出的玄武岩熔岩淹没了这一巨型坑,形成所见的平坦火山平原。通过铀铅测年法,估计它的年龄在39.38亿年 ± 400万年上下。撞击天体的直径估计约为250 ± 25 公里。月球月海中的特征较其它区域更少,因为熔化的岩浆填平了撞击坑并形成一个相对较平整的表面。但就雨海而言,由于后续事件改变了表面地貌,它已远不如原先那样平坦了。

起源

雨海可能形成于38亿年前,小行星带中一颗原行星与月球的相撞。

特征

雨海盆地被三道堆起于巨大撞击事件的同心环山脉所环绕,最外圈山脉环直径1300公里,它又分为数段不同的部分:南面是喀尔巴仟山脉,东南方为亚平宁山脉,东面则是嶙峻的高加索山脉,但该山脉环的北部和西侧发育情况不太好,似乎这些地方并未因雨海盆地的撞击而抬升;中圈山脉环由阿尔卑斯山脉和阿基米德陨石坑以及柏拉图环形山附近的山地所构成;最里面的一圈环直径600公里,大部分已被月海玄武岩掩埋,只剩下一些突出于月海平原之上矮丘和山脊,大致围成一圈。

外圈山脉大约高出雨海表面7公里,月海地层一般认为厚约5公里,已知雨海盆地总深12公里。据推测,雨海撞击形成的原始坑深达100公里,但随即盆地底部立刻向上反弹。

环雨海盆地周边为撞击喷发物覆盖区,其范围向外扩展约800公里。同时,围绕盆地的还有一种被称为“雨海刻纹”的辐射状沟槽,它们被解释为从盆地中喷出的大型抛射物,以低角度掠过月表所犁出的特征,1893年,美国地质学家格罗夫·卡尔·吉尔伯特(Grove Karl Gilbert)首次辨识出了这种刻纹图案。此外,遍布于月球的雨海盆地蛛网状(辐射状和同心圈交织运行)断层模式,也被认为起因于雨海大撞击,该事件差不多完全击碎了整个月球岩石圈。雨海盆地正对着的月表对跖点(背面区),为混沌地形区(范德格坑),据信是撞击震波穿透月球后聚集于此而造成。雨海宽约750英里(1,210千米)。

1968年,五艘月球轨道飞船上的多普勒雷达仪,都在雨海中心发现到了质量瘤或高重力区。雨海质量瘤是月球上最大的,后来的轨道器如:月球探勘者和圣杯号探测器等都确认并拍摄了分辨率更高的测绘图。

名称

如同月球上其他的月海一样,雨海也是乔万尼·巴蒂斯塔·里乔利命名的,他在1651年创建的月球命名体系已成为标准化的名称。

普鲁塔克曾记录古希腊英国天文学家

大约1600年,威廉·吉尔伯特荷兰天文学家

观察和探测

嫦娥三号计划的登陆地点是虹湾,但实际着陆地是雨海。

雨海在地球上可用裸眼看见,在西方民间传说可看到的传统“月亮人”形象中,雨海就是月亮人的右眼。

月球17号

1970年11月17日世界时03:47,前苏联的月球17号携带着月球车1号在雨海软着陆(纬度38.28 N, 经度35.00)。这是降落在月球上的第一辆探测车。远程遥控的月球车1号成功运行并持续工作了数月时间。

阿波罗15号

1971年,美国阿波罗15号载人飞船登陆在哈德利月溪亚平宁山脉之间的雨海东南部。指令长大卫·史考特和登月舱驾驶员詹姆斯·艾尔文在月球表面逗留了三天,包括18.5小时在月表进行的舱外活动。指令舱驾驶员阿尔弗莱德·沃尔登则留在轨道上,拍摄了数百张高分辨率的雨海(及月球其他地区)照片并获取了其它各类科学数据。月表上的乘员组首度使用阿波罗月球车探索了着陆区并带回地球77千克(170英磅)月岩。从哈德利·德尔塔山采集的岩样,被认为是包含有“起源石”的前雨海纪(酒海纪前酒海纪)月壳断层块。这也是阿波罗任务仅到访过的一条月溪,观察了溪壁中可看到的月球基岩露头。

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未经授权携带了398张纪念邮票,并在返回地球后推销 —这导致阿波罗15号邮票丑闻。此外,宇航员未经美国宇航局同意,擅自留下倒下的宇航员雕塑,以纪念在太空探索过程中牺牲的宇航员。

撞击

2013年3月17日,一个物体撞击在雨海表面,产生视星等为4级的爆炸闪光,形成的陨坑可能宽约20米。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月球撞击团队自2005年开始监测以来,记录到的最明亮的撞击。

中国登月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降落在直径6公里的”拉普拉斯 F“陨坑以南约40公里处的雨海北部,月面坐标为 北纬44.1260°、西经19.5014°。 7小时24分钟后着陆器部署了玉兔号月球车。嫦娥三号任务尝试首次对月表下30米(98英尺) 深处的结构和月壤进行直接测量,并调查月壳下数百米深处的月球内部构造。月球车探地雷达发现了至少九处不同岩层的证据,表明该地区具有惊人复杂的地质过程,其成分与阿波罗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登陆点不同。

形成原因

雨海形成于39亿年前的雨海事件。巨大的陨石(或小行星)撞击月面形成雨海盆地的碰撞事件。它的影响范围极大,波及半个月球,形成的雨海盆地为月面上第二大月海盆地,直径达1123千米。在月球演化历史中,雨海事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事件。

据推测,雨海是由直径约10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月面形成的。陨击溅射出的物质达到雨海前沿500千米以外,由冲击抛出物堆积而成的岩石称为弗拉摩洛建造。阿波罗14号登月舱着陆点正好位于弗拉摩洛建造上,采集的岩石样品几乎全部为复杂的角砾岩,它具有明显的冲击和热效应特征,这对雨海盆地的陨石(或小行星)撞击成因说是一个有力的支持。休迈克(EMShoemaker)1964年对雨海形成过程作了如下说明:

①月球形成早期,雨海盆地是陨石撞击形成的几个巨大的月坑之一;

②在雨海盆地周围引起山崩,进一步扩大了月海盆地的范围;

熔岩大量涌出,掩盖了月海盆地;

④月海熔岩表面再受陨石的撞击,又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月坑,逐渐形成现今的景观。

地形地貌

雨海是无水的,“海”这个字来源于早期的观察者,发现到月面有部分地区较暗。而在当时无法清晰观察到月球表面的情况下,观察者们按照其对地球的认识,猜测该地区为海洋,因而其反光度比其他地方较低。相对地,其他比较光亮的地方也就被称之为月陆了。此外,还有被称为“湖”的“月湖”;被称为“湾”的“月湾”;被称为“沼”的“月沼”。

雨海从地形的角度看是封闭的圆环形,它被群山环抱,是一个典型的盆地结构。它的东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东边有高加索山脉和亚平宁山脉;南面有喀尔巴阡山脉;西部虽然与风暴洋连成一片,但是有较小的前驱山脉;西北方有朱拉山脉;正北有直列山脉和泰纳里夫山脉;在东部海中有斯皮兹柏金西斯山脉。已知整个月球上共有15条山脉,而雨海周围就有9条。

雨海和它周围的地势构成了一个整体。这里的地势会使人有错综复杂之感。弗雷斯纳尔海角将隔开雨海和澄海的大山脉拦腰割断,北段就是高加索山脉,南段就是亚平宁山脉,从而使雨海和澄海相通。雄伟的亚平宁山脉长640公里,是月球上最大的山脉。向着雨海的一侧坡度陡急,形成悬崖峭壁,高出雨海3000多米,而向外一侧则比较平缓。

紫金山天文台绘制了详细的雨海地质图。该地质图内容丰富,包含了详细的玄武岩地层单元、月溪、火山口、月脊、断裂、玄武岩流锋面等。与过去基于光谱色调划分的地质图相比,该地质图结合了地形数据和热辐射数据,划分更为准确。不同期次的晚期玄武岩色调一样,基于光谱色调的传统地层划分方法将他们划分为同一地层,利用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和热辐射数据清晰显示不同地层的玄武岩流动锋面。地质图也标记出共计38条月溪,比过去的月溪数据库多出22条。根据玄武岩流动锋面是否清晰可见,将持续时间最长的爱拉托迅纪玄武岩细分为上爱拉托迅纪(UEm)和下爱拉托迅纪(LEm),并确定了划分时间为2.3Ga。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