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函数

更新时间:2024-05-21 11:08

货币需求与影响其变动的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式。通过选择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变量,并对变量及函数作出假设,以反映货币需求决定机制中的主要经济关系

动机

凯恩斯提出了构成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M1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持有的现金额;

M2表示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现金额。与这部分现金额相对应的是两个流动性偏好函数L1和L2,L 1主要是取决于收入水平Y,L2主要取决于当前利率水平r与当前预期状况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凯恩斯认为需求函数是M=M1+M2=L1(Y)+L2(r)。

产生

弗里得曼认为货币需求是一个由许多变量决定的函数,将货币看成是一种资产,认为它仅是保持财富的一种方式,从而使得货币需求理论成了资本理论中的一个特殊论题。

弗里得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M=f(P,rb,re,△P/P,W,Y,u)

该式中,P代表价格水平,rb,re分别表示债券、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P/P为通胀率,W为非人力财富占人力财富的比例,Y为恒久收入,u代表影响货币需求偏好的其他因素。

货币需求方程式

货币需求函数的雏形是有关货币需求的方程式,主要有I.费希尔的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式(M=kPy)(见剑桥方程式),以及J.M.凯恩斯的物价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因变量单一,主要说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并带有恒等式的属性,不宜视为规范的函数式。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根据其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把货币需求分解为交易(含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两类。指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投机需求的提出及分析系凯恩斯首倡。凯恩斯通过对货币与债券的流动性进行分析后提出,投机货币需求产生于债券利率不确定性。个人预期利率仍将上涨时,将持有债券而不持有货币;预期利率将会下跌时,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债券,因此,利率对投机性货币需求具有很大的影响。就整体而言,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很高的弹性,并且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可用函数表示为:

L=L1(Y)+L2(i);L1Y>0,L2i<0

式中L为总的货币需求,L1为交易性货币需求,L2为投机性货币需求,Y为名义收入,i为利率。

L1Y为L1对Y的导数,L2i为L2对i的导数。L1与收入同方向变动,所以L1Y>0;L2与利率反方向变动,所以L2i<0。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 J.托宾、W.J.鲍莫尔等后凯恩斯派学者对凯恩斯流动偏好货币需求理论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发展,根据“平方根定律”、“资产选择理论”等新的分析指出,首先交易性货币需求不仅是名义收入的递增函数,而且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受利率的影响。其次,投机性货币需求不仅仅限于在无风险的货币与有风险的债券间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同时持有多种资产下根据风险、收益、流动等原则进行选择。

这种经修改的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一般地表述为:

M=f(Py,I)

式中P为一般物价水平,y是实际收入,Py为名义收入,M是Py的递增函数和i的递减函数。

由于f是P的一阶齐次式,因此: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M.弗里德曼将一般需求理论作为分析的起点,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①总财富;

②财富构成;

③持有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权益;

④其他因素。

由以上四种考虑推演出的货币需求函数可表述为: 式中P为价格水平;rb;re;(1/P)(dP/dt)分别为债券、股权和实物资产预期收益率;w表示人力资本实物资本的比例;y为收入;u为其他随机变量

由于f是P的一阶齐次式,该式又可表示为: (M/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y的递增函数,是rb、re、(1/P)(dP/dt)的递减函数,与w和u的变动方向不确定(见货币数量论)。

麦金农的货币需求函数 R.麦金农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式可表述为: 式中y为实际收入,I/Y为实际投资率,d为各类存款利率加权平均数,π*为预期物价上涨率,d-π*为实际存款利率。麦金农指出,f的所有偏导数都是正数,即实际货币需求与式中三个变量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由于实际货币需求与实际投资同步增长等原因,麦金农强调,在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与实质资本间存在替代关系,即实际货币余额实际资本有一种互补性。麦金农断言:货币同实际资本互补性的基本命题,意味着实质现金余额M/P大量和迅速地增加,有助于投资和总产出的迅速增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