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

更新时间:2023-07-23 11:39

袭击,出敌不意或乘敌不备突然实施的攻击。进攻战斗的基本战法之一。目的是打敌措手不及,快速歼敌,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名词释义

袭击的主要样式包括伏击偷袭急袭奔袭破袭袭扰等。

战史战例

公元前15世纪的美吉多之战中,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率军抄山路隐蔽接敌,对反埃及同盟军队实施袭击。

中国春秋时期,军抗击郑军的北制之战和郑抗北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运用袭击的作战行动。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海上袭击,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希腊舰队对波斯舰队实施了海上袭击。

中国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运用骑兵集团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远程奔袭。明永乐年间(1410~1424),明成祖远征漠北,使用了装备火枪火炮的“神机营”,以奇袭和伏击战胜了瓦剌贵族的步兵和骑兵,产生了火力袭击

20世纪以来,随着新式武器、器材的出现和战役、战斗规模的扩大,诸军种、兵种协同实施的袭击被广泛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广泛运用和发展了袭击战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对驻止而阵地尚不巩固之敌,运用奇袭战法歼敌;对运动之敌,运用伏击或急袭战法歼敌。如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的黄陂战斗中,用奇袭、伏击和急袭战法歼灭国民党军第8师4个团。

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战役广阳战斗中,八路军都成功地运用了伏击战法。对敌交通线及其据守“点线”之敌,通常以部分主力军为骨干,充分发挥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作用,采取破袭的方法实施攻击。平汉铁路北段破袭战、白晋铁路破击战和百团大战中都成功地运用了破袭战法。

解放战争时期,袭击的规模不断扩大,并成功地组织实施了大兵团的破袭。1947年底进行的平汉路、陇海路破击战,历时10余天,是战役规模的破袭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进一步发展了对敌纵深目标的袭击战法。

作战学理

袭击具有手段多样、行动快速、主动灵活、隐蔽突然等特点。基本要求:

①秘密而周详的准备。组织周密的敌情、地形侦察,准确掌握情况,正确选择袭击目标,确定歼敌地区;切实隐蔽作战企图,并做好强攻准备。

②积极创造和捕捉战机。以各种伪装、佯动措施,欺骗、迷惑和调动敌人,造成并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乘敌不备、立足未稳或孤立突出之际,迅速果断地实施袭击。

③快速机动,突然勇猛。通常在黄昏、拂晓、夜间,利用复杂气象条件和有利地形,迅速、隐蔽地接近敌人,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以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突然猛烈地攻击敌人,速战速决速撤。组织与实施袭击,须综合运用兵力、火力、信息佯动等各种欺骗和伪装措施,切实隐蔽作战企图,力求选择力量薄弱之敌或者突出孤立、协调失灵之敌;重点袭击敌方侦察情报、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以及敌交通线、机场、港口、技术兵器阵地和后方补给系统等,破坏敌方整体作战能力,迅速歼灭敌人;对深入敌方纵深实施袭击的分队,以具有较强机动、突击能力和侦察定位能力的分队为主编成。接敌时,必须严格控制无线电发信和雷达工作,限制使用主动红外夜视器材;遇敌侦察、警戒分队时,在不暴露企图的前提下,力求秘密绕过,迅速、隐蔽地接近袭击目标,实施突然袭击。

未来展望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袭击仍将被广泛运用,空袭将成为袭击的重要手段,远程精确火力袭击、电子袭击将成为重要的袭击样式。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