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摧毁的城市

更新时间:2024-06-27 00:36

《被摧毁的城市》(Destroyed City)是法籍俄裔雕塑家奥西普·扎德金在1951年至1960年间创作的青铜城市雕塑,现位于荷兰鹿特丹广场的中央。

雕塑内容

雕塑主要描绘了一个依稀可辨的人形向天空伸出悲愤颤抖的双臂,人体所有的连接处都不是很稳固,充满了不安定感。身体似乎被破片包围,一个个或方正或狭长的体块组合堆积,留出身体正中一个支离破碎、边缘扭曲的空洞,预示着战争对人类的伤害,述说着战争的惨烈。

创作背景

二战初期,德军兵临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城下。守军本已决定放弃抵抗,但当消息传至德方总部时,100架重型轰炸机已经起飞,最后这座美丽的城市遭到毁灭性轰炸,超过5万人死亡。战后,鹿特丹人凭借巨大努力重建了一座规划现代的城市。1951年,立体主义雕塑家扎德金访问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期间,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感到深深震撼,随后用9年时间创作了这座纪念性雕塑《被摧毁的城市》,以纪念此城市于二战间所遭到破坏,与民众的抗战情绪。

艺术鉴赏

思想内涵

《被摧毁的城市》是人类对战争的愤怒控诉,是对“野蛮和非人性暴行的憎恶和发自内心的呐喊”。作品形象表达了或纪念了二战期间荷兰人民在极艰难的环境中奋起抗战,并取得了胜利。但同时也表现了处于被动的,被压迫的情形下,人们的抗争,也正好表达了俄罗斯的民族文化特征。

作品在述说战争的惨烈之外,雕塑也用饱满富于张力的体块,果敢阳刚的动作宣扬着人类精神中的顽强不屈。尽管作品最终被命名为《被摧毁的城市》,但更确切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在废墟上崛起的城市”。作品在形式上描述了战争本性的丑陋冷酷,在内涵上则歌颂了人类精神的不朽与崇高。

形象造型

作品以扭转的曲面以及实体与空虚的对比构成人物的躯体,有如建筑性碎片的组合。被分割成实体与实虚的不同面的穿插,形成尖锐的棱角和线条,人体的最大限度的曲扭,使形体表面的曲线,一直伸向天空,不仅富于装饰性特点,而且具有强烈的运动感,半跪的人体在极度痛若中站立起来,扬起的头和张开的嘴竭尽全力呼喊着,伸向天空的双臂极富表现力和号召性,扭转的形体和充满棱角的曲线,表现了生命的强度和战栗,传达出一种极度亢奋的情绪。这个人物成为在战火中被摧毁的城市重新从废墟中诞生的象征。

雕塑中几何形体间的穿插和胸腹部的镂空处理,虽然具有现代派的痕迹,但整个造型却蕴含着巴罗克风格的意味。这种抒情和装饰性的韵味,掺杂着强烈扭曲的体块,在蓝天下构成的紧张感所激起的人性的光芒给人以摧心泣血的感受。

作者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强烈仇恨,大胆地运用了立体主义美术的手法,对形体作了夸张而又富有表现力的处理,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此乃针对非人性的禽兽行为所作的、充满憎恨的呼喊”,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对形式感的追求与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情感有机的统一。

作品影响

就体量而言,《被摧毁的城市》在世界范围内排不到前列。就纪念对象的重要程度而言,轰炸鹿特丹也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等相差甚远。但仅凭《被摧毁的城市》的立体主义身份,就足以使它进入世界级纪念碑之列。

《被摧毁的城市》不仅是鹿特丹人的纪念碑,也是立体主义者的纪念碑,是记录了整整一代立体主义者在雕塑语言和建筑形式结合方面不懈探索的纪念碑。

《被摧毁的城市》不仅为查德金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也充分显示了他成熟后的雕塑风格,雕塑也已经成为了在战火中被摧毁的城市以及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的人类的象征。

历史传承

扎德金在创作完《被摧毁的城市》后,把它作为二战中遭受德国法西斯铁蹄蹂躏和屠杀的人民而立的纪念碑,献给了鹿特丹市,后一直放置于鹿特丹广场的中央。

作者简介

奥西普·扎德金(Ossip Zadkine,1890-1961年),法籍俄裔雕塑家,1909年移居法国,加入了法国国籍。他的雕塑风格是在立体派和表现派艺术的影响下形成的。其代表作品有《女裸体》《三姊妹》《俄底普斯》《雕刻家》《浪子回头》《被摧毁的城市》《居住》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