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尾榛鸡

更新时间:2024-08-14 16:09

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隶属于鸡形目雉科榛鸡属,体长约300-400毫米,体重300-400克,雌雄外观差异不大。其羽毛主要为棕灰色带有栗褐色横斑,下体为暗棕褐色,夹杂白色,外侧尾羽有花斑,具有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雄鸟的须和喉部为黑色,头部有短羽冠;雌鸟无羽冠,须和喉部为黄白色。

形态特征

基本形态

花尾榛鸡是松鸡科中体型较小的种类,体长约300-400毫米,体重约300-400克,雌性略重于雄性,详见下表。

羽毛与颜色

花尾榛鸡头部和后颈为棕褐色或灰褐色,带不明显的褐斑。额基为白色,眼上缘红色,具有不显著的白色眉纹,虹膜为栗红色,嘴为黑色。颈侧上方羽毛较长,颜色为暗褐色,颈侧下方的羽毛是白色,与额部、两颊和前颈的白色羽毛连成一个白色环带。

上体多为棕灰色,具栗褐色横斑。上背部灰褐色沾棕,带黑褐色横斑,羽端有细小的灰褐色或灰棕白色羽缘。肩部羽毛棕褐色,有黑色斑块和白色羽干纹,外端部具有大型白斑,连成一道白色纵带。翅上覆羽灰褐色,具有白色端斑,飞羽褐色,初级飞羽外侧淡棕色和棕白色。

胸部与下体

胸部暗棕褐色,有较宽的白色羽缘,其他下体羽毛为暗褐色,杂以白斑,两胁棕红色,羽端为白色。

背部与尾部

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具不明显的褐色或黑褐色横斑和羽干纹。中央一对尾羽棕褐色,具有黑褐色与灰白色并列的横斑,并满缀以细小的黑褐色斑点。外侧尾羽灰褐色,基部密缀以虫蠢状黑褐色斑点,并具宽的黑色次端斑和灰色或灰白色端斑。跗蹠上覆盖着羽毛,但不到趾基,裸出部分为红褐色,趾两侧具栉状突。

性别差异

雄鸟头部有羽冠,喉部和须部为周围有白带的黑色。雌鸟与雄鸟大部分毛色相似,但身体上部羽毛中的棕色和黑色更浓,头部没有羽冠,喉部和须部为黄白色。

幼鸟特征

幼鸟的羽毛颜色与成鸟类似,但棕红色部分更多,尤以颈部和肩部为明显。喉部和须部灰白色,杂以黑褐色。

分布范围

花尾榛鸡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最东至俄罗斯远东的鄂霍次克海岸、萨哈林岛、朝鲜和日本北海道,最西至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北至北极圈,南至亚洲的阿尔泰山和蒙古,以及欧洲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区和意大利北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栖息环境

花尾榛鸡的主要栖息地为山地森林,特别偏好林中道路附近或河谷地区。常见于次生杨树和桦树林、原始阔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也出现在林缘地带。其栖息地海拔范围广泛,从400-500米的低山丘陵地带到约1800米的高山林缘灌木丛区域均有分布。花尾榛鸡喜欢有蚁丘和倒伏朽木的环境,为其和幼雏提供丰富的昆虫资源。阔叶林食物较充足,而针叶林虽隐蔽条件好,但食物匮乏。理想栖息地为阔叶林与针叶林比例适中,既满足食物需求,又提供充足遮蔽。过于茂密的林下灌木和草丛可能不利于其生存,因为增加觅食难度并吸引捕食者。

生活习性

群体行为

花尾榛鸡表现出明显的趋群性,尤其在非繁殖季节。这些鸟类在孵卵期之外常以小群体或配对活动。秋末至冬初,母鸟带领雏鸟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成员数量可达5-6只,有时甚至超过10只。到冬末至春初,鸟群则更多以成对或小群活动(3-5只)呈现。

活动时,鸡群彼此保持一定距离并通过尖细鸣声联系,收到回鸣后继续啄食或靠拢。在群体中,雄性鸣叫频率通常高于雌性,并倾向于靠近雌性及更大的群体。鸣叫时伴有伸颈、展开翅膀和翘起尾巴等一系列动作。

成员间通过类似雀形目鸟类的尖细鸣声进行沟通和协调,这种鸣声具有金属音质,并被描述为“Zi Zi”声。

清洁行为

沙浴是花尾榛鸡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持身体清洁和控制寄生虫。在准备沙浴时,花尾榛鸡会在地面上挖掘一个深约6厘米、直径13-15厘米的浅坑。

洗浴过程中,鸟类会用喙啄松沙土,用脚将沙土扬撒到身体上,张开翅膀伏地让沙土覆盖羽毛,并抖动身体以去除附着的沙土和寄生虫。最后,花尾榛鸡用喙仔细梳理羽毛,确保清理彻底。

幼鸟的洗浴动作起初不熟练,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练习,它们逐渐能模仿成年鸟进行沙浴。

节律行为

日节律

花尾榛鸡的活动周期与家鸡类似,从日出持续到黄昏前一小时左右,主要活动包括觅食、社交和移动,大部分时间用于寻找食物。吃饱后,它们会在树根旁、灌木丛间或雪窝中休息。夜间,它们选择类似地点过夜,有时也在树上休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

白天活动中,花尾榛鸡在林下灌木丛中缓慢行走觅食,冬季则更多在树上活动以避寒。活动周期呈三个高峰时段:清晨、正午和下午,这些时段的飞行、行走和觅食活动更为频繁。

季节节律

花尾榛鸡通过季节性垂直迁移适应长白山地区的气候变化。冬季因高海拔地区气温骤降和食物减少,它们迁移到山腰和山脚地区;夏季则迁移至中高山地区,以利用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合繁殖的环境。在低海拔地区,花尾榛鸡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游荡,秋季有时进入到居民点附近的小林内。当地面积雪较厚时,花尾榛鸡会在雪中挖掘雪窝夜宿,雪窝位于雪面下5-10厘米,以躲避严寒和捕食者。日出后,它们会顶开雪面开始活动,并在夜晚再次挖掘新雪窝。冬季,花尾榛鸡主要在雪厚超过其身高的区域活动。繁殖季节,其活动范围扩大数倍,以找到最佳繁殖地点和保护领地。

觅食行为

花尾榛鸡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主要在夏秋季出现,主要包括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这些提供了必要的蛋白质。食物构成会根据季节和地区变化而改变,体现出其环境适应能力。年度中植物性食物占其饮食总量的98%以上,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嫩叶、芽苞、花絮、果实和种子,特别是桦树和杨树的芽苞、花絮以及灌木浆果是重要食物来源。

随季节变化,食谱也有所不同:冬季以杨树和桦树的芽和树枝为主,春季则食叶子、花朵和嫩芽,夏季以浆果和水果为主,秋季则以坚果和种子为主。雏鸟在孵化后前十天主要依赖节肢动物提供的蛋白质,随着成长,饮食逐渐转为以植物为主。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进行,夏秋季多在地面觅食,冬春季则主要在树上觅食。

防御行为

潜在威胁出现时,花尾榛鸡会伸直脖子、观察环境,一旦确认威胁如人类或捕食者接近,它们会迅速疾跑或飞行逃逸,一般飞行距离在20至30米,必要时可达50米。

生长繁殖

求偶行为

花尾榛鸡的繁殖期集中在每年的4-6月,此期间繁殖活动外相对安静,偏好隐居于人迹罕至的茂密森林中,以减少干扰。繁殖季节的初期,约在3-4月,雄鸟开始进入发情期,频繁鸣叫以宣示领地和吸引雌鸟,尤其在早晨和傍晚。在求偶期间,雄鸟羽冠竖起、两翅下垂、尾巴展开成扇形,绕着雌鸟奔跑追逐。一旦雌鸟表现接受求爱的迹象,雄鸟迅速跳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

筑巢与产卵

花尾榛鸡的繁殖期集中在每年的4-6月,这段时间内,它们繁殖行为以外的活动相对减少,且很少发出鸣叫声,倾向于在人迹罕至的茂密森林中隐居,以减少外界干扰,专注于繁殖活动。

繁殖季节的初期,通常在3-4月,花尾榛鸡开始进入发情期。在这个阶段,雄鸟会占据一定的领域,并通过频繁的鸣叫来宣示领地和吸引雌鸟。特别是在早晨和傍晚,雄鸟的鸣叫声会更加活跃。

在4-6月的繁殖期内,雌鸟开始产卵,每窝8-12枚,最多可达14枚,最少6枚。每年产一窝卵,通常每天产一枚,卵为淡黄色或黄褐色,有红褐色或肉桂色斑点,椭圆形,长径38毫米,短径29毫米。

孵化与育雏

雌鸟产完卵后开始孵化,孵化期21-25天,由雌鸟独自承担,表现出极高的恋巢性,只在早晨和下午短暂离巢觅食和休息。孵卵的后期,雌鸟的保护意识更强。雏鸟早成性,出壳时眼睛已睁开,全身覆盖黄褐色绒羽,羽毛干燥后即可随母鸟活动和觅食。雏鸟在生长的前6周内生长速度较快,7-12周期间生长速度放缓,雄性雏鸟的生长速度略快于雌性雏鸟。

亚种分化

花尾榛鸡首次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博士命名 (Linnaeus, 1758),模式种采集于瑞典。关于亚种分类,请参见下表。有学者认为萨哈林亚种 (T. b. vicinitas) 和黑龙江亚种 (T. b. amurensis) 实为同一种,但本词条遵从国际物种名录 (COL) 的分类方法,将这两个亚种分别描述。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花尾榛鸡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是重要狩猎鸟类和关键生态物种。但因人类活动尤其是森林砍伐和过度狩猎,其生境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急剧缩小,栖息地被分割成岛状和带状分布区,种群数量由常见变为稀少。

2009年数据:中国约有1万-10万对繁殖个体,韩国和日本各约1000-10000对,俄罗斯约10万-100万对。2015年估计在欧洲有148万-292万对繁殖种群,约占全球数量的30%。2015年全球成熟个体数量约为980万-1940万只。截至2015年,欧洲的花尾榛鸡数量较为稳定。

致危因素

花尾榛鸡主要面临森林减少和狩猎活动威胁。其依赖森林栖息,森林减少威胁其生存并破坏食物来源和繁殖地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需人工造林以补充其栖息地的森林数量。狩猎活动严重影响种群数量。非法狩猎仍然存在,尤其是保护措施执行不力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挪威年捕猎约10200只,瑞典18000只,芬兰28000-69600只。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每年约200万只花尾榛鸡被捕杀。

保护级别

2016年花尾榛鸡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花尾榛鸡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2013年,希腊、匈牙利和比利时等国建立保护区,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和创建适宜花尾榛鸡的环境,如种植灌木提供额外食物和隐蔽处,及在针叶林中种植阔叶树以增强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持续监测花尾榛鸡活动,以了解其活动范围、生活习性和种群动态。花尾榛鸡被列入欧盟鸟类指令附件I和II,狩猎活动被禁止。

种间关系

花尾榛鸡的主要捕食者是黄鼬(Mustela sibirica),在夜间,花尾榛鸡在树根或雪窝中休息时,由于警觉性较低,容易被黄鼬捕获。其他中大型食肉动物及猛禽也对花尾榛鸡构成威胁。

花尾榛鸡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蜱虫(Ixodoidea)和虱蝇(Ornithomya chloropus)等。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花尾榛鸡多数感染了平尾毛细线虫(Mustela sibirica)及艾美尔球虫(Eimeria spp.)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可导致宿主内脏充血性损伤,危及其生存。

人工饲养

20世纪80年代,中国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呼中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牙克石市等地开始了对花尾榛鸡的人工饲养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其保护和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人工饲养需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洁净的饮用水,保持环境整洁安静,以避免花尾榛鸡受惊和生病。同时,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以免雄鸟之间争斗导致受伤或死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