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

更新时间:2024-04-20 09:30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Yuèjūndìyīshī Zhūxiānliè Jìniànbēi]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兴华街道辖内,燕塘牛眠岗一带。原为粤军第一师及扩编后的第四军阵亡将士坟场。20 世纪 30 年代,为纪念在东征和北伐战争中牺牲的第四军将士而建此碑,故名。碑面向西,碑身正面镌刻“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11 个大字及“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落款,顶部上刻国民党青天白日徽。当年的纪念碑周围是井然排列的将士墓。该军以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而著称,有“铁军”之誉,军中有许多著名的广东籍共产党员,如叶剑英、叶挺等。1937 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意在继承北伐时第四军的“铁军”传统,军长叶挺就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独立团团长。1986 年,广州市人民政府重修此碑。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碑基简介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坐东向西,呈方锥形,外砌花岗石,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碑下部一至三层为四方台基座,底部外边长15.2米,四周建有气窗,宽15.2米、深12.9米;上部四至九层为四方尖顶碑身第4层边长各6米,逐层有收分。首层为一大厅,侧有旋梯,可上顶层。碑面向西,碑身正面镌刻“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11个大字,及“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年款,为蒋介石所题,碑身顶部上刻国民党青天白日徽。当年的纪念碑周围是井然排列的将士墓。

相关典故

原粤军第一师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组建于1920年底,大部分由广东籍人士组成。其建立使孙中山先生奠定了南方的国民革命基础。 1917年孙中山南下“护法”,虽有海军方面支持,然本身并无基本武装力量,实际上受桂系势力掣肘。为此,孙中山决定以原省防军20营约5000人为基础成立粤军,以陈炯明为总司令,邓仲元为参谋长,蒋介石为参谋。成立后的粤军即进军“援闽”,1920年回粤,克复广州,驱走桂系军阀。

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把粤军扩充为5个军,队伍2万人,邓仲元仍任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一师成立后,即参加讨桂战役,在粤北小北江击溃桂系残部。1922年邓仲元遇刺后,由梁鸿楷任师长。陈炯明叛变时,第一师为陈整编。1923年1月当西路讨贼军讨伐陈炯明时,第一师在西江前线起义,后参加第一次东征、协助李(宗仁)黄(绍竑)统一广西,平定杨、刘叛乱。1925年国民革命军成立,以粤军第一师为基础,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南讨、北伐诸役,屡立战功, 该军以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而著称,有“铁军”之誉。军中有许多著名的广东籍共产党员,如叶剑英叶挺等。

史书记载

史书记载,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新四军”就是以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来命名的,军长叶挺就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独立团团长,牛眠岗一带原为粤军第一师及扩编后第四军的阵亡将士坟场。这是为了纪念在东征和北伐战争中牺牲的第四军将士而建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坟场基本平毁,只余纪念碑,碑上国民党国徽及碑文亦被凿平。198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重修该碑。

文物保护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199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7月23日,入选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立碑意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苦于没有一支受革命党直接领导、指挥的军队以及其他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而被迫辞职,全体同盟会员及革命党人无不扼腕叹息。

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一直跟随孙大总统,情同手足的老同盟会员何子渊便将自己最亲近的六弟何贯中托附给孙中山,经革命党人内部举荐,升入“保定军谘府陆军军官学校”深造。辛亥武昌起义爆发的当天深夜,何贯中将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军校同学组织起来,潜出校外,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令清军诚惶诚恐,成功阻止了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随后何贯中任北伐军第二十二步兵师八十七团第三营营长,“讨袁战争”胜利后,编入中山先生一手创建的援闽粤军,任独立营营长,是孙先生安插在陈炯明身边最隐蔽的“眼线”,也是孙中山大元帅早期最忠诚得力的干将之一。

1920年秋,为推翻盘据广东的桂系军阀,扫除北伐的障外,经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姚雨平等人多方斡旋,何贯中、邓仲元等将领奉孙大元帅之命由福建率师回粤,一路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先取潮州、汕头,后在惠州淡水与敌军展开激战,因寡不敌众,被桂军重重包围,最后,弹尽援绝,邓仲元等人突围成功,何贯中不幸身负重伤被俘。

桂军慑于贯中所任军职,不得不将他用担架抬送至广州医院(即: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抢救,后终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时年32岁。孙中山大元帅突闻贯中牺牲的消息,悲痛万分,泣不成声,连连哀叹:“我的眼镜打烂了,我的眼镜打烂了……”,并随即追授何贯中为上校团长。

题写碑文

北伐军姚雨平总司令闻讯,捶胸顿足,号啕大哭,三天三夜未曾合眼。后敌军将贯中遗体薄葬广州北郊,民国十年(1921年),子渊先生到广州公干,见到当时已担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孙大总统特授意何子渊将贯中烈士遗骸迁葬广州东门外二望冈“陆军忠烈祠”对面——浸水山安葬,时任陆军总司令部秘书兼稽勋局文牍主任罗师扬亲为何贯中烈士作传并题写碑文。

1939年九月,国民政府整饰墓园,并在园内兴建庄严雄伟的英雄纪念碑竣工。碑前不远即“粤军第一师烈士陵园”,呈斜坡状,横竖排列,整齐划一,星罗棋布;分别在诸先烈灵位前竖立一尊尊立体小瓷像(景德镇制),一律戎装穿戴,造形逼真,气派威武;瓷像注明军阶、姓名。此一师将士坟场,方阵森严,军容整齐,既慰部属忠魂,又壮革命军威!恰似二十世纪南国大地上的兵马俑。中山先生若泉下有知,得知忠心耿耿追随自己的威武之师能有如此气势如虹的长眠之地,定当含笑九泉!

蒋中正亲自题写“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碑文,碑的上部嵌有巨大的中国国民党党徽。贯中侄女何瑛(国民革命军154师梁世骥中将师长夫人)每年都会带着亲属前往墓园拜祭,直至1959年秋,大家发现贯中墓已惨遭破坏捣毁,改葬“向秀丽”,铭碑下落不明。

孙中山先生创建的粤军第一师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的摇篮,国共双方均受益良多。

何贯中传

君姓何氏,讳贯中,字庸非,兴宁县石马乡人。何氏为邑望族,硕学名宦,称盛当世,父晖吉公,以笃行著,长兄子渊先生,积学通方,戊戌后,鼓吹新学尤力。君性渊实,自幼从长兄读,即富于国家观念,不屑于词章记诵之学。光绪甲辰,同志在县倡办兴民学堂,子渊先生出任教务,君随入校,勤学砥行,常冠其曹,越年考入陆军小学.是为何君投身军界之始,旋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毕业派往保定实习,遂升入陆军军官学校。武汉事起,君与同志南下,投广东北伐军姚总司令雨平戎幕。固宿两役,奋勇破敌,奉补第二十二步兵师八十七团第三营营长,是为何君效命国事之始。嗣以南北议和,复入军官学校。无何癸丑变作,以嫌疑被辇出校。洪宪改年,君偕同党人奔赴省港,冀伸讨贼之愿。袁氏败亡,更入军官学校,以工兵科优等毕业,派赴南苑第十五师见习。盖八年之间,君凡三入军官学校,其进退之间,予求学报国之忱,有隐痛焉。民国七年,今大总统孙公,被举为大元帅,乃命陈公炯明,率师援闽,进克漳州,君闻之喜,即间关入闽,奉委独立营第一连连长,九年升营长兼连长如故。我军返粤,君率部,随邓参谋长仲元,当敌左翼。潮汕底定,敌军屯守惠阳。之役,陷阵冲锋,迭破敌垒及淡水之役。敌以君部锐甚,拟退却,君冒阽突进,无何敌援大集,卒至弹尽援绝,遂为敌创。由敌护伤队,载回广州医院,漠视之,不加调理,且挪揄之日: “君何败耶?!”,应曰: “是役也,系而军之成败,吾欲减少战祸,故鼓勇直前,蒇乃事,虽死无憾,况败耶?!”,敌闻之乃色变,愧怍而首不能仰。盖自民国以来,国事蜩塘,半由武夫政客,动辄以权利归,踞高位,护厚禄,自以为一世之雄,而转瞬败灭,为天下笑。焉知滔滔之世,尚有不负所学,慨慷赴难,如君之成仁取义,而无所愧者乎?使闻君对敌之言,而不由然生爱国之心者,非人也矣?!君卒后,为敌薄葬北郊。

历史意义

周恩来在《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关系》一文中说:“1923年以前,孙中山部下有一点革命性的部队,是李济深的第一师。这是邓铿系统的部队”。

李济深曾说:“没有邓仲元(即邓铿)师长的伟大、毅力,就不可能有革命的粤军第一师,并为其他部队的模范;没有择生同志的忠贞和热诚,也没有巩固的第一师,并坚定地为革命事业效命。”

世人每谈及孙中山先生的基本军队,必首推粤军,言粤军必首推第一师,言第一师则必及邓铿。1920年11月,粤军扩编,邓仲元兼任第一师师长。他就各部择优者编建第一师,加强军事、政治训练,使之成为劲旅,并作全军模范,培养出不少有革命性的将领。李济深、叶挺、陈诚、薛岳、罗卓英、邓演达、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陈可钰、黄镇球、张发奎、黄琪翔、余汉谋、李汉魂、戴戟、李章达、梁鸿楷、陈济棠、邓世增、邓龙光、缪培南、李扬敬、徐景唐、香翰屏、朱晖日、钱大钧等著名将领均出自其门下。

邓仲元逝世以后,再没人能领导整合粤军第一师,这支模范部队不断分裂,一部分跟随陈炯明,一部分跟随孙中山。跟随陈炯明的那支,也就随着陈炯明的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跟随孙中山的那部分,日后发展为威名赫赫的北伐四军。四军又分为陈铭枢、陈济棠、张发奎、叶挺四部分,其中陈铭枢的第十师发展为第十九路军,是淞沪抗战的民族英雄部队;陈济棠的第十一师发展为第八路军,是后来南天王陈济棠主粤的根基;张发奎第十二师则继承四军的番号,仍然称为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北伐后扩编为五个团,是南昌起义的主力,成为解放军的创建者。这几支从粤军第一师走出的部队,在往后的历史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又多次自相残杀,但无论其中哪一支,都以当年在邓仲元统领下的粤军第一师为荣。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