瀫水

更新时间:2024-04-08 14:24

瀫水,流经龙游汤溪,汇入兰江,是衢州的母亲河。它上承徽州文化,下接金华八婺,孕育出别具特色的三衢文化。

形成变迁

1989年3月,由湖镇镇发起,组织衢江沿岸的兰溪市游埠镇、婺城区罗埠镇联合轮回作东举办文艺演出活动,以“瀫水”命名,称为“瀫水之春”。演出每三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不下十届,“瀫水”衢江旧名也随之深入到普通百姓之中。同时,也引起了好事者们对衢江的追溯。

“瀫水”之名,始于何时不详,《汉书·地理志》中有“大末,縠水东北至钱塘入江”的记载。“瀫水”得名于“水之波纹”,北宋乐史的地理志《太平寰宇记》中有“縠江。《舆地志》云:‘其水波濑交错,状如罗縠之文,因以为名。’”的记载。当然,乐史也是引用《舆地志》之说。《舆地志》是南朝时江苏吴县人顾野王所编,后人评价说《舆地志》是集地志之大成,代表了南朝地名学发展的最高水平,故被后人广泛引用。《大明一统志》对瀫水,在引用《汉志》时还附上宋汪佖的诗加以佐证。“縠溪,在龙游县北五里。《汉志》太末县有縠水,唐置縠州以此。宋汪铋诗:‘波纹端与縠纹同,正倚阑干想象中。更被轻舟横截去,斜阳染出半江红。’”因此,瀫水得名于水波纹是没有异议的。

瀫水具体为哪一段,古籍中的记载还是比较明确的,如《方舆胜览》有“縠溪,出西安,合江山、常山之水。”和“兰溪,在县南七里,一名瀫水。出于衢,会于婺。二水类罗纹,岸多兰茝,故名”的记载。《方舆胜览》基本界定了“瀫水”为汇合江山水、常山水后至汇合婺江前这一河段。而表述更为明确的当然要属《钱塘江志》了,1998年4月方志出版社出版的《钱塘江志》载:常山港至衢县西南郊双港口,右汇江山港后称衢江(古名瀔水、信安江,又名西溪,唐初于信安置衢州后始称衢江)。衢江沿东北东方向下泄,接纳了众多支流,为羽状水系,其中较大的有右岸的乌溪江、灵山港,左岸的铜山源、芝溪、塔石溪,至兰溪市南郊的马公滩,右纳金华江后称兰江。”

《钱塘江志》不仅清晰地记载了瀫水的具体河段,而且也注明了瀫水改称衢江的大体时间,即唐初置衢州时。那么唐初到底是哪一年呢?“衢州,本婺州地,大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分置衢州。”唐杜佑撰《通典》和宋末马端临撰之《通考》均有这样的记载。武德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唐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瀫水”改“衢江”最早也为其时。虽然衢江还有信安江、西溪等名号,但其溪流所贯穿之范围和历史悠久程度都远不及瀫水与衢江。所以,不再浪费笔墨。

进入新时代后,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驱使下,母亲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水置业、用水塑景、靠水兴城,成为城镇建设和发展重要举措。2011年始,衢州以乌引工程、塔底水利枢纽工程等为依托,完成堤防改造,绿化景观提升,将衢江打造成一段美轮美奂的人工湖泊,并附以“春季樱花浪漫,秋季黄金水岸”的城市滨水长廊。为人们提供了集水文化,古城文化,三江口景观、生态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场所,被称为“信安湖”。近闻,龙游县人民政府也已完成规划设计,着手在衢江上大做“龙游湖”文章。我们将以“两江【衢江、灵山江】两山【凤凰山、鸡鸣山】两滩【船厂沙洲、张家埠沙洲】”为核心资源,变衢江“龙游段”为“龙游湖”,以小溪滩、红船豆枢纽为主体边界,包含灵山江城区段,缝合原割裂的城市板块和乡(镇)村,实现空间景观的系统重塑。泛龙游湖面积达50平方公里,包含中央湖区、前湖和后湖。以四个岛为核心景点的大小湖群构成序列,组织龙游县城的组团与核心资源,形成包含四个岛屿的三大湖区,柔化环湖自然界面,形成可漫游的中心公园体系;围绕岛链、湖面、大小湖群、灵山江、汇聚创新要素,定义未来创新活力点。

所获荣誉

2023年4月,浙江省林业局公布了第一批“浙江省观鸟胜地”名单,龙游瀫上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