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室

更新时间:2022-09-13 14:56

多丝正比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粒子探测器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G.夏帕克在研究多丝正比室的同时,注意到通过测量初级电离电子漂移到阳极丝的时间来确定入射粒子空间位置的可能性。1969年他与美国的A.H.沃伦特首次提出了这种新探测器──漂移室。

简介

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漂移时间的测量,可以确定入射粒子位置。一个漂移单元由阳极、场电极和许多场丝组成。场电极和场丝加上适当的电位,以造成很大范围的均匀电场。电子的漂移速度与气体成分、电场分布有关。

所以要求:

1)电子漂移速度恒定且有较低的值;

2)室内电场比较均匀;

3)属于每根丝的漂移区边界明确;

4)能确定粒子从阳极丝的哪一边通过,即左右分辨问题。

特点

定位精度很高(100um或更好),时间分辨好(可达 5ns),直流高压下自触发,连续灵敏,能同时计数和定位,由于丝距较大,易制成各种形状的大面积探测器,丝数的减少将降低电子线路的费用,提高每丝的计数率(10~10s():可用于磁场中,但由于电子在漂移过程中会受到磁场影响而偏离无磁场轨道,在定位时需作一定校正。

使用价值

目前漂移室与多丝正比室一样,在高能物理实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探测器之一,同时在核物理、天文学及宇宙线、生物、医学及X 射线晶体学中的应用也正在不断发展。例如:作顶点探测器(Vertex Detector)探测相互作用顶点;作主漂移室(Mian drift chamber)测量带电粒子的方向和动量,同时测量入射粒子的电离损失进行粒子鉴别;作µ子探测器。

漂移室与多丝正比室的区别

漂移室与多丝正比室的重要区别在于:多丝正比室是只要某阳极丝有输出脉冲,就认为粒子入射在该丝的1/2丝距范围之内(丝距指二根相邻阳极丝间距离)。而漂移室将进一步测量出初始电离电子向阳极丝的漂移时间,由漂移时间的长短定出入射粒子离开阳极丝的准确距离,从而很大地提高了空间分辨本领。阳极丝距也就不再是多丝正比室那样的1mm、2mm等,而是增大到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读出电子学器件中,各丝除放大器等外,必须有时间-数学转换器等再接到计算机。此外,室的基本构造类似于多丝正比室,主要部件是两个阴极平面和一个阳极丝平面,内充合适的气体。目前,按不同的需要又发展了各种类型的漂移室,主要有多丝漂移室、均匀电场漂移室和可调电场漂移室,以及低气压、高气压、球形、圆筒形等特殊类型的漂移室。

漂移室测量系统

BESⅢ漂移室是 BESⅢ探测器的最内层径迹探测器,具有结构复杂、大端面组装、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漂移室各端面板上共有直径为 3.2mm 的丝孔约 3 万多个,且均为细长孔,加工变形很难控制; 室体端面板上丝孔位置度要求为 Ф0.05mm,组装后单端各端面板丝孔位置度 Ф0.10mm,组装后东、西两端对应偏差 0.20mm,两端的同轴度要求 0.10mm,是全国首例高精度加工产品。

BESⅢ漂移室是由专用托架支撑,测量时不能施加外力,因此需要选择非接触坐标测量仪器,单点测量精度应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如经纬仪测量系统,它是通过预先在室体上粘贴瞄准测量目标,进行目标点的非接触测量

经纬仪测量系统主要由高精度电子经纬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