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

更新时间:2024-09-14 15:22

朱慈烺 [lǎng](1629年2月26日—?),明朝宗室明思宗朱由检嫡长子,母为孝节烈皇后周氏。

人物生平

册立太子

朱慈烺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嫡长子,母为孝节烈皇后周氏,生于崇祯二年二月初四(1629年2月26日)。三月初九,明思宗颁诏大赦:“朕为帝王应天历而奉宗祧,首重元储,尤隆世嫡。朕以渺躬,嗣位丕基,祗念我皇祖皇考,集庆发祥,源深绪远。伫昌嗣续,仰慰治谋。兹荷上帝居歆,宗祊垂佑,二月初四日第一子生,系皇后周氏出。中闱开冢嫡之先,万国惬元良之祝。”

崇祯三年(1630年)二月初十日,朱慈烺被册封为皇太子。之前几天,明思宗命大学士率中书官于南熏殿写篆皇太子金册金宝,并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赐文官四品上武官三品上并皇亲披红纻丝。册立之际,因京师仍处于戒严中(己巳之变),故免升殿受贺,百官听宣敕于午门,行十二拜礼。赐三品以上及日讲官,各花朵红一匹,三品以下,皆半红花枝用角,日讲官红全匹花枝用银,仪制署司事员外贺世铸叙劳,升光禄寺少卿,尚书李腾芳太子少保

出阁讲学

崇祯十年(1637年),礼部请太子出阁讲读,明思宗批准,并定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行冠礼,二月出阁。行完冠礼,他执圭见群臣,进止不失尺寸。他长大后,“为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上甚爱之”,而且“举止端凝,音亦亮”,但美中不足是身材矮小

明思宗对朱慈烺的教育十分重视,他手书太子讲官称先生,其他官员称官名,诸臣进讲章,他都会亲加删定改正。他选定太子讲读侍班官四员: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铎屈可伸。讲读官六员:礼部侍郎方逢年右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增志;较书官二员:编修胡守恒、检讨杨士聪。侍书官二员:中书黄应恩、朱国诏。又任命方拱乾为詹事,太监丘致中为东宫伴读,此外还命李继周、高起潜等宦官伺候朱慈烺。明思宗对方拱乾等告诫道:“善训太子。太子聪敏,可渐造也。”有一次宫中有庆,朱慈烺放了几天假,明思宗就对阁臣叹息道:“东宫又荒疏四五日矣!”在精心培养之下,朱慈烺学问日益精进,而且精通书法。

明思宗不仅重视负责东宫教育的官员和宦官,对日常服侍太子的宦官人选也严格要求,曾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月亲拟《钦定官属约八条》,分别是离间亲亲、交结有司、诳吓给诱、擅作威福、言动非礼、关防欠肃、内外宜别、出入当谨,并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向朕在慈庆宫后面勖勤宫住,极知此辈情弊,专行离间。朕朝皇兄熹宗,并不交接一言。先帝朴实,被他蒙蔽。”然后为之泣下,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他又尽可能不让宫女服侍太子,只选了两个老嬷嬷来服侍太子。

除了讲学之外,明思宗还会将朱慈烺带到朝会和召对的场合中,一起听政或受贺。在做出各种决策时,都会让朱慈烺观摩,在批阅奏章时,也往往让朱慈烺一起看,并言传身教道:“凡阅科道疏,须观其立意,或荐剡市恩,或救解任德,此立意处。若铺张题面,娓娓纸上者,借耳,无为所欺也。”有时还会问朱慈烺对处理政务的意见,朱慈烺的回答总是令明思宗满意。

明思宗预备在朱慈烺十五岁(虚岁)时选婚,十六岁完婚,为此将父皇明光宗朱常洛当太子时居住的慈庆宫改为端本宫,当时居住在此的懿安皇后已迁出,朱慈烺预定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月二十七日从钟粹宫移居至此。但阁臣蒋德璟等表示天气寒冷,于是改到来年春天再迁移。然而由于时局艰难,选太子妃之事被延宕,朱慈烺也始终没有搬进去。

国破家亡

进入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国势已到千钧一发的时刻,部分臣僚请求让太子南迁监国,明思宗没有同意。三月,李自成即将进京,明思宗自缢于万岁山。在自缢前夜,明思宗将太子朱慈烺和他的两个弟弟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托付给太监王之心、栗宗周、王之俊三人,送到成国公朱纯臣等那里,他亲自给朱慈烺换上民间破衣服,并谆谆告诫:“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姓名,见年老者呼之以‘翁’、年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报父母仇,无忘吾今日戒也!”在场之人无不痛哭失声。不久王之心卒,栗、王二人将朱慈烺交给李自成

朱慈烺见到李自成,昂然挺立,李自成命朱慈烺下跪。朱慈烺怒道:“吾岂为若屈耶?”李自成厉声诘责道:“若父皇何在?”朱慈烺说:“崩于南宫矣!”李自成又说:“汝家何以失天下?”朱慈烺说:“我何知?百官当知之。”李自成不能让朱慈烺屈服,便息怒说道:“汝父在者,吾能尊养之。”朱慈烺又说:“何不杀我?”李自成说:“汝无罪。”朱慈烺说:“若是,则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百官无义,且必朝贺矣!”李自成命朱慈烺同坐饮食,朱慈烺不肯吃,李自成就把他送到刘宗敏营保护。其后又封为宋王。明思宗夫妇下葬时,朱慈烺从白天哭到黑夜,不肯离开帝后梓宫。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军东征吴三桂,朱慈烺兄弟随行。此后便不再有他们下落的确切记载。根据一些可靠度存疑的传闻,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前夕派张若麒等与吴三桂谈判,并迫于吴三桂之要求,交出朱慈烺等人,并约定向被称为“大明朝义兴皇帝”的朱慈烺交割北京及合力抗的誓书。朱慈烺的手敕也在五月初一日传至北京,使用“义兴”年号,称自己将在五月初三日入京。司礼太监王德化等已准备好法驾卤簿迎接朱慈烺。吴三桂请求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立朱慈烺为帝,多尔衮不许,吴三桂便将朱慈烺在晚上送至高起潜处,也有说法是偷偷送到皇姑寺

下落谜团

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南明都出现了自称朱慈烺者,是为南北太子案

北太子者,盖云有似太子者诣周中书元振家而出,为街道所奏,继而殿中勘之,言宫中事颇合,以讯内官,莫敢认者。有一杨姓内监在旁,太子曰:“此杨某,曾侍我”。杨即诈曰:“奴婢姓张,先服侍者非我也!”又呼旧侍卫锦衣卒十人讯之,咸曰:“是永王”。有晋王者,山西从闯来,因留京师,独言其伪。于是言真者,皆下狱。刑曹郎钱凤览详讯,遂以真皇子报命。晋王抵览,览勃然语侵晋王。复廷讯之,内阁谢升执以为伪。太子曰:“某事,先生忆之否?”升默然,一揖退。凤览面叱升不臣。正阳门商民数人具疏救皇子,詈谢升禽兽无道,具疏人亦下狱。乙酉正月初十日,清廷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曰:“太子真伪无伤,但晋王明朝宗室、谢升明朝大臣,凤览呵晋王、百姓骂谢升,皆乱民也。”命系狱者尽杀。四月初六日,凤阳民张三聚众誓救皇子,以杨生员为谋主,生员孙三应之,俱擒杀。初十日,太子遂薨。

南太子者,盖云东宫旧奄李继周、杨进朝奉南廷御札迎之。先是,吴三桂拥太子离永平,至榆河,隐逸之民间,使人导入皇姑寺。太监高起潜奔西山,太子自诣之,遂同至天津,浮海而南。而起潜奉中朝之旨,欲加弑害,其侄鸿胪序班名梦箕者曰不可,挟之渡江,因栖于苏,复转于杭。而后梦箕惧祸及己,乃密启于马士英,于是遣内竖李继周持御札召之。继周至杭,闻已诣金华,即往觅之,乃跪曰:“奴婢叩小爷头。”且云:“奉新皇爷旨,迎接小爷进京。”继周进京,先白士英,随奏弘光。太子止石城门外,明安宗复遣北京张、王两内竖觇之,二竖一见太子,即抱足大恸,见天寒衣薄,各解衣以进。明安宗闻之,大怒曰:“真假未辨,何得便尔!太子即真,让位与否,尚须吾意。这厮敢如此!”遂掠二竖俱死,继周亦赐酖死。有旧奄苏某云:“东宫其真,其足骭骨左右各双,谁能伪者?特慑于积威,无敢相剖耳。”

明安宗(朱由崧)复召勋臣朱国弼等、阁臣马士英等、词臣刘正宗等入见武英殿面谕同府部九卿科道辨验北来太子真伪。日午,群臣奏:“系故驸马都尉王内侄孙王之明,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遂投之入狱。太子于狱中遣校尉买香烛,香烛至,太子即燃火间南北向再拜,大呼“太祖高皇帝、皇考皇帝!”复再叩首,号泣数声,拭泪就坐,饮泣不已,满狱为之凄然。

有内官以密疏劝明安宗曰:“东宫足骭异于常形,每骭则双,莫之能诬。”乙酉三月辛卯,呼东宫旧时詹事太监拱乾辨之,拱乾唯唯。百官集定,众拥拱乾前,王铎指示太子曰:“此何人?”太子一见,即云“方先生在”。拱乾惧,即退入人后,不敢复前,亦不敢言真伪。张孙振曰:“汝是王之明!”太子曰:“我南来,从不曾自己说是太子。你等不认罢了,何必改易姓名?”又曰:“你等不尝立皇考之朝乎!何一旦蒙面至此?”众官窃窃,有赧者、有恨者,莫之敢决。黄得功何腾蛟均上疏为太子争,明安宗有旨王之明假冒系亲口供吐,不必悬揣过虑。三月戊戌,左都李沾复会审太子于朝。及审时,沾呼“王之明”,不应。喝问何不应?太子曰:“何不呼明之王!”沾喝上拶,太子号呼皇天上帝,声彻于内。将出朝,旧东宫伴读邱致中捧持大恸。明安宗闻,即令擒下,发镇抚司严讯。

有题诗于皇城曰:百神护跸贼中来,会见前星闭后开,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已又奚猜!安危定自关宗社,忠义何曾到鼎台!烈烈大行何处遇,普天空向棘圜哀!

南北太子,一时真假难分。因钱凤览以死上疏争北太子故,多谓北太子为真。然北太子称其“从来未落贼手,止是流亡在外。”时礼部尚书黄熙胤、中书朱国诏都曾闻太子在流贼刘宗敏处,晋王亦言太子被贼裹去,同在一处。先是,公主审详形貌,全然不是太子,袁贵妃及宫女秦寿,也皆不认识。左良玉力争南太子时亦称“李贼逆乱,尚锡王封,不忍遽加刑害,何至一家反视为仇!”可见太子曾落贼手人尽皆知,故又疑北太子为假。又或云南北太子皆假,有传太子薨于乱军中。

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崇祯帝见大势已去,绝望地叫来太子朱慈烺并另外两个儿子——朱慈灿、朱慈焕,亲自为他们换上民间衣服,令其逃亡,并叮嘱他们说:“见到做官的叫老爷或相公,见到平民百姓叫老爹或老兄,见到文人叫先生,见到军人叫军爷,以此保全性命,勿忘父母之仇,勿忘光复明室。”

于是太子趁乱逃出皇宫,被一位老太太收留。当老太太得知他是太子,便让他隐姓埋名,在家藏匿三个月之久。后来老太太衣食无着,无力供养太子,就想办法把太子送到了当时国丈周奎家。这周奎胆小怕事,不敢收留,甚至听到清廷的搜捕令后,立刻将朱慈烺上交了刑部。清朝统治者得到朱慈烺后,恐怕朱慈烺会成为明朝遗民的精神支柱,于是将他处死,斩草除根。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被李自成抓获,李自成让他下跪,朱慈烺怒道:“我怎么能跪你!”李自成无可奈何,又和着脸色问道:“你父亲在哪儿?”太子说:“已死!”李自成又问他:“你们朱家为什么失去天下?”太子说:“当问百官,我怎么知道!”李自成竟然拿他没办法。后来,李自成被吴三桂与清军击败,他不得不与吴三桂议和,作为条件之一,把太子交给了吴三桂。不到一个月,清军入京,吴三桂希望立朱慈烺为明帝,但被多尔衮拒绝。吴三桂愤而挟持朱慈烺到山西,朱慈烺死在陕西宁家湾。

据传,时任太子太保的广东顺德状元黄士俊,带着明崇祯皇帝的儿子朱慈烺一路逃命,经甘竹滩左滩村石桥时,江面掀起巨浪将船掀翻,太子溺亡。此后,当地人为纪念明太子,将石桥改名为见龙桥。

李士淳被选为东宫侍读,成为皇太子的老师之一。据传,朱慈烺由老师李二何(李士淳)带回故乡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并修建世德堂以图东山再起。为避人耳目,朱慈烺削发为僧,在梅州阴那山灵光寺隐姓埋名,静度余生,后来老死深山,被当地人尊为“太子菩萨”。

末翰林李二何(李士淳)在皇宫任侍读学士,教末代皇帝明思宗的儿子朱慈烺读书。清兵入关,李二何见大势不妙,便携皇太子朱慈烺潜逃至福建,后听说侄子李直简在老家松口建世德堂,李二何就回到松口把世德堂里的大部分建筑按皇宫模式进行建造,为使朱慈烺称帝复时有座行宫。

史学家推断,世德堂是明朝最后一位太子朱慈烺的宫殿,大厅,堂门门槛,天井中间文武官员上朝的过道,外围围楼的碉楼,高墙厚壁,及附近9座可供皇室内眷和官员居住的围龙屋,依旧能感受到昔日的皇家气势。

灵光寺的三柏轩主人李士淳明朝的翰林,曾任东宫侍读,即皇太子的老师之一,相传,他南下逃离北京时,曾携皇室人员潜遁归里。因末皇太子下落不明,于是衍生出太子出家阴那山的传说,奯山和尚甚至被认为就是出家的太子朱慈烺。

农历三月十九日是明思宗朱由检上吊自缢的日子,因此每年到了三月十九日李二何和朱慈烺会就祭拜先皇,称此日为“太阳生日”,至今仍被当地客家人定为民俗节日。每年到了三月十九,一大家人就会聚在一起祭拜祖先,炒面条吃,已经传承多年。

轶事典故

不祥之兆

有人总结自古以来君主即位后不久所生的太子都没有好下场。如纣王刘劭赵桓朱厚照等。而这一点在朱慈烺身上同样应验。

欲见母后

朱慈烺出阁后,没有明思宗的批准就见不到母后。有一天,朱慈烺请求见母后一面,正好桌子上有“河南寇以某月日破某城”的急奏,明思宗叹息道:“若不几见而母,而动关我乎?今后勿复泥常也。”此后就废除了这个规矩。

陕西娶妻

陕西合阳有传说称,清军入关时,朱慈烺被李自成裹挟逃走,到山西时逃脱,八月流落至陕西合阳的宁家湾,被当地绅士宁浤(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宁时镆之子)留下,并将自己两个女儿嫁给朱慈烺,不久朱慈烺出走南下,两女都不改嫁。

历史评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