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药反应

更新时间:2022-01-21 15:12

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机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停药或减量过快使机体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紊乱,病情或症状反跳、回升,疾病加重等现象,称为撤药反应。

撤药作用的检验标准是再次给药时能否减轻症状,但临床上往往并非如此, 常发生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撤药情况。许多药物是以神经学、内分泌学、血液病学或心血管系统方面复杂的反馈机制而发生作用,突然撤药可能导致机体正常内环境控制上的短暂不平衡,从而导致撤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其中,能引起撤药反应的药物有乙醇、阿片类、镇静催眠药及抗惊厥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拟交感神经药、皮质类固醇类、抗高血压药和抗心绞痛药,以及治疗血栓形成的药物。

1 乙醇

突然戒酒可导致震颤性谵妄,具有定向力障碍、幻觉、惊厥、精神性运动和自主活动亢进等特征。虽然这些特点能在乙醇再次给药后减少(因此符合前面提及的基本标准),但安全的替代治疗是使用安定类和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可使震颤性谵妄的死亡率从约20%降至3%。

2阿片类药物

突然撤药可发生戒断症状,早期出现焦虑、紧张、不安,在5~15小时有流泪、流鼻涕、打哈欠、出汗等,这一撤药症状类似中度到严重的流感样症状。阿片可以抑制脑内阿片肽(内啡肽)的产生,戒断阿片时使内啡肽暂时性不足,这一作用使阿片类镇痛药产生精神系毒性。戒断症状发生期间应用适当阿片类药物,上述症状立即消失。

3抗精神病药

3.1 酚噻嗪类(如氯丙嗪)或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

突然停药后2~3天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热或冷的感觉、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以及心动过速,1~2 周后才好转。突然减少剂量或停药几天后可出现运动障碍,偶而会持续长达6个月之久,它们可能同高多巴胺能状态有关。

3.2 抗抑郁症药

在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当撤药过快或骤停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精神药物(不包括抗焦虑药和中枢兴奋药)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反跳,即撤药反应[2]。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突然停药可造成焦虑、恶心、眩晕、头痛、呕吐、肌痛和静坐不能,短暂停药也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这些症状在三环类再次给药后减轻。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帕罗西汀(paroxetine)、氟西汀(fluoxetine)和舍曲林(sertraline)的撤药可产生睡眠紊乱和眩晕,帕罗西汀撤药也同行为紊乱相关。

4抗震颤麻痹药和抗胆碱酯酶药

苯海索(benzhexol)和奥芬那君(Orphenadrine)以及抗胆碱酯酶药苯札托品(benztropine)在突然撤药后可发生烦躁不安、震颤、焦虑 、失眠、出汗增多、流泪、唾液过多、视力模糊、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第二天最严重,再服用安坦 2h 后症状便开始缓解。认为服用安坦产生依赖可能要在数年以后, 其临床表现与其它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依赖综合征或戒断综合征无异;可能用药者为精神病人的原因, 病人并未表现出对使用安坦有强烈的渴求现象;多数病例用药一直保持一定剂量,似无耐受性增高情况,或许这是安坦依赖的特点[3]。

5皮质类固醇类

皮质类固醇类的长期给药可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反馈,肾上腺抑制的程度决定于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使肾上腺功能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可能长达 9 个月。肾上腺功能不足的表现通常包括疲乏、虚弱、恶心、厌食、关节痛、皮肤脱屑、低血压、呼吸困难和低血糖,也可能致死。某些病人在剂量突然减少或治疗(系统性或局部)突然停止时可产生良性颅内高血压(假脑瘤),也可产生假风湿病综合征。

6抗高血压药

可乐定突然停药时可引起交感神经亢进,循环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和血压可能突然上升,血中儿茶酚胺浓度的高低对血压影响很大儿茶酚胺浓度高,心脏自律性增强。其它撤药影响包括失眠、头痛 、面红、出汗和恐惧。有个例报道,以前有轻度高血压的患者,在甲基多巴突然撤药后发展成严重高血压。

7防治心绞痛药

反跳性缺血症状和体征,会在包括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盐缓释制剂(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突然停药时出现,约有2 %~4 %病人可出现反跳,逐渐撤药或合用β 阻滞药或钙拮抗药可减少这种危险。

8 β-受体阻滞剂

少数病人用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 在突然撤药或剂量减少后, 症状恶化,极罕见心肌梗塞,甚至突然死亡。心脏作用一般可在突然停药1~2天后出现(心动过速),4~8 天影响最大,约2周内好转。阿替洛尔(atenolol)和醋丁洛尔(acebutolol)、氧烯洛尔(oxprenolol)(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与普萘洛尔的心率增加作用在反跳作用出现前一周进行治疗是必要的,高血压反跳也可在β1受体阻滞剂治疗突然撤药时出现[4]。

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 FDA) 也把精神药物的撤药反应与戒断综合征混用。这样可能误导患者及其家属,甚至广大民众,认为抗抑郁药、抗精神药及其合用的苯海索也会成瘾,也会出现戒断综合征,从而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这可能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会产生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