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化学

更新时间:2024-05-21 18:58

感光化学,研究照相技术的化学原理以及各种光敏材料的反应及应用的化学分支学科。

发展历史

从照相术诞生起,各种具有特性的感光材料,无论是卤化银感光材料,还是非银感光材料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卤化银成像体系的灵敏度之高,光谱响应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光化学成像体系所望尘莫及的。卤化银成像体系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技术发展为科学的转折点,是在1890年F.赫特和V.德里菲尔德关于照相干板的光密度(D)和曝光量对数(lgE)之间的定量关系开始的。

第二次飞跃是1938年格尼–莫脱潜影形成理论的提出,从微观的水平阐明了光在卤化银微晶中所引起的变化的机理。

50年代信息论的应用可以说是第三次飞跃,开始把感光体系看作是信息通道的一种,从一种新的角度分析研究这种信息通道的效能和优化途径。从此感光化学就成了一门名副其实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加入这个行列。此外,非银感光体系也由于其分辨率高和成像简便、迅速等特性而在印刷、复制、微缩、视听和微电子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非银感光体系的一个最大局限性是其灵敏度较低。这是因为它缺少一种像卤化银体系那样的高效影像放大过程。卤化银体系通过显影可以把光能的作用放大109倍。

有些非银体系根本没有放大过程,如重氮体系和光致变色体系,有的虽然有放大过程,效率却并不高,如光聚合体系和自由基体系。所以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银盐体系和非银盐体系还会长期共存,互相促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