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

更新时间:2023-12-18 08:16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

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实践孕育和检验。它产生和形成于井冈山斗争中。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同年10月,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中严重受挫,毛泽东毅然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转至井冈山地区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10~11月,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实践经验,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深入阐述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毛泽东认为,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下,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主要是因为:

①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大国。

②中国若干省区曾在大革命中受过影响,这就为红色政权首先在这些地方发生并长期存在提供了群众条件。

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加强日趋激化,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所以小块红色区域不但能长期存在,而且将随之继续发展。

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正确。

《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又系统总结了湘赣边界一年多来斗争的经验教训,强调在反动统治政权暂时稳定时期和破裂时期,红色区域的斗争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与策略,强调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党和群众须一齐军事化。作战时军队以集中使用为原则,地方武装以分散袭扰为原则。

在分析土地问题时,毛泽东着重阐述了对中间阶级的土地政策。在论述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问题时,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还是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必定要经过这样的民权主义革命,才能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真正基础。

随着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巩固和发展,毛泽东在1930年1月撰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与发展,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中心内容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土地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依托。离开武装斗争,就不可能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就不可能实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如果不与土地革命相结合,就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动员、组织、武装起来,就无法扩大红军、巩固革命根据地。

历史意义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正确探索,为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因为坚持了这条道路,才取得了最终胜利。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