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

更新时间:2023-07-26 17:48

宁武(1885—1975),原名宁良志,曾用名宁孟言(宁梦言)。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他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城郊响堂乡苗官屯一个农民家庭。1907年春,中国同盟会成立了辽东支部。次年5月,宁武经徐镜心、左雨农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9月,宁武作为特邀代表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0月,宁武当选为民革中央常委,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副省长等职。1955年3月,宁武当选为第一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并连任二、三届省政协副主席。1975年,宁武逝世,终年90岁。

人物生平

宁武(1885-1975),曾用名宁孟言。祖籍山东,生于辽宁海城,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914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24年作为奉天省(今辽宁省)代表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其一生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时期。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民革北京市委会主任委员、民革东北临时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民革辽宁省委会主任委员等职。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宁武曾辅佐张学良将军处理军政要务,深得器重。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亡。宁武当时和张作霖同乘一列专车,爆炸时他在餐车,身负轻伤,有惊无险。7月,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他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侵略和压迫,渴望中国的统一,不顾威逼利诱,决心拥护国民党的“中央政府”,与南京合作,于同年12月29日通电易帜。同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随后不久,升任其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宁武时任张学良顾问。

1930年3月26日,国民党成立东北党务指导委员会,宁武、徐箴、沈鸿烈等7人为委员,张学良为主任委员。

张作霖生前为摆脱日本政府控制,曾准备修建葫芦岛港。张学良为实现父亲遗愿,决心开发葫芦岛,建成高吨位的深水吞吐港。此港建成后,西至热河,北至东北内地,均可作为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门户,可以和当时被日本霸占的大连港相抗衡。1929年3月,张学良视察葫芦岛,开始拟定建港计划。1930年7月2日,葫芦岛建港工程开工,张学良亲自参加开工典礼,并撰写纪念碑文。张学良亲任港务处处长,委任宁武为副处长,直接领导葫芦岛建港事宜。后因发生九一八事变,葫芦岛港建设工程被迫停止。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次日,奉天被日军侵占,随之锦州等地相继落入敌手。宁武从锦州赶赴北平,同年11月,被张学良委任为唐山市公安局局长兼开滦矿区保安警察总队长。按当时的政府建制,公安局局长即为当地最高行政长官。

宁武到任后,1932年1月28日,开滦煤矿马家沟矿井工人为反对剥削,抗议资本家不发年终分红,举行了连续三天的大罢工。开滦煤矿虽是中外合办企业,但管理大权完全操纵在总经理英国人那森爱德手里。罢工发生后,宁武签发布告:“此后如有反动分子,借端生事,希图扰乱妨碍生产或借改选工会,实行煽惑破坏者,一经查觉,定即先将为首号召之人,派警拘捕,从严惩处……局长宁武。”据此,那森爱德错误地认为,身为开滦矿区保安警察总队长的宁武能和他们站在一起,镇压罢工工人。但出乎他们意料,宁武为维护民族尊严,坚持正义,主持公道,不但未镇压罢工工人,反而支持和同情罢工工人。他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秘密召集罢工工人代表会议,了解情况,商讨对策。那森爱德觉察后,认为宁武是这次罢工的幕后煽动者,便采取种种阴谋手段,向宁武施压,逼迫宁武离职。1932年2月19日,开滦矿务局英方代表向河北省实业厅汇报,指责宁武身为“维护矿区治安的负责官员”,却扮演工潮煽动者的角色,要宁武对这次罢工风潮负责,还搜集宁武支持工人罢工的证据,要求河北省政府主席王树常撤销宁武的职务。同时,那森爱德还将这一事件的简况寄给矿山督办,请求矿山督办将简况材料转给张学良,想请张学良迫使宁武离职,他们甚至请英国驻中国总领事翟兰思出面,向河北省主席提出抗议。

宁武在这场尖锐复杂的斗争面前,大义凛然,毫不退让,进而将已逮捕的罢工工人予以释放。在斗争中,宁武十分注意斗争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针对英国人对他的指责,他于1932年3月17日在《唐山公安周刊》上发表题为《对于处理一月工潮的解释兼告英国总领事翟兰思君》的文章,对英国人对他的指责,据理驳斥,进一步阐明当地政府必须保护中国人民利益的鲜明立场。不久,在那森爱德、翟兰思与河北省实业厅的串通下,宁武承受巨大压力,不得不向省政府提出辞呈,以示抗议。

由于宁武处理开滦煤矿工人罢工事件的作为,深为唐山各界人士尤其是煤矿工人的欢迎和支持,他受到了张学良的召见。有张学良的正义支持,河北省政府对宁武也转变态度,挽留宁武,请他收回辞呈。当宁武由天津返回唐山时,车站上欢迎的人群不仅有公安局官员和警察,还有唐山各界人士、工人代表。《唐山公安周刊》在纪闻专栏中,以《宁局长之贤劳》为标题,作了如下报道:“迄今忽忽两月。在此两月中,本局局长宁孟言先生,因公仆仆,除往返平津数次外,又曾往南京、上海一次,往返仅二十日。国难时期,凡吾国人,皆当以自动。宁先生革命先进,京沪旧友甚多,此行虽系个人名义,而暗中对于党国时局,必有裨益,可以不言而喻。”

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后,宁武回到北平,时逢长城抗战爆发。长城抗战失败后,张学良被迫下野,赴国外“考察”,宁武的报国理想又一次破灭了。他感叹自己虽身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却不能拯救东北同胞。他非常愧疚,倾其所有在江苏昆山购得薄田数亩,盖起几间平房,固起一个篱笆小院。在门棚上书写“宁园”二字,从此过起了隐士生活。宁武、杨树先这一对辛亥革命的患难夫妻,当初南征北战,舍生忘死,如今却相依为命,自耕自食。两人常常伫立于“宁园”菜地旁,翘首北望,思念家乡。

坚持抗日民主“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仅4个月便打过长江,南京告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不久,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发表“唁电”叛国投敌。汪精卫为了给自己涂脂抹粉,拼凑汉奸政府班底,派其亲信几次三番来到宁园,教请宁武出山,给卖国政府树威壮胆,遭到宁武的断然拒绝。他宁原当中国乞否,也绝不当卖国贼。1940年,宁武悄然离开沦陷区,前往重庆。初到重庆,他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经国民党元老张继及其夫人崔振华(辽东辛亥革命三女杰之一)引见,宁武担任了国民党史编委会委员、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议(挂名虚职),但每月津贴少得可怜,连交房租都不够。后来,朱庆洞出面在重庆歌乐山上给他找了3间小平房。宁武就在这小平房里开始大量阅读进步书籍:《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他越了解革命真理,就越加痛恨蒋介石的专制独裁。他在间宝航家里,接触了陈先舟、陈彦之、王卓然和国民党左派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等人。在重庆期间,宁武受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并接受了革命任务。1941年的一天,宁武向周恩来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民主派和爱国人士秘密建立了“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宁武在“小民革”组织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做了许多贡献。1943年初,在中共南方局的支持下,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发起组织“民主同志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朱蕴山、宁武、高崇民马寅初潘震亚王卓然等多人。同年8月,参加座谈会的同志经过多次酝酿,一致同意建立一个国民党民主派的组织,去团结国民党内爱国民主分子。他们首先建立了10人筹备小组,但10人小组并非仅限10个人开会,宁武、邓初民、高崇民等都参加过10人小组会议,拟定组织名称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简称“民联”)。

1944年,流亡重庆的东北人士,召开了“九·一八”纪念会秘密会议。宁武、阎宝航高崇民等爱国进步人士到会,一致主张坚持抗战,积极支持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2月,更庆文化界人士牵头,发动征集《对时局宣言》签名运动。宁武等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400多人都签了名。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人人欣喜若狂,家家鞭炮齐鸣。流亡关内的东北同胞回归故里,重建家园。1946年,蒋介石向各个解放区发动了军事进攻,妄图消灭共产党和解放区,宁武、阎宝航、高崇民、王卓然等人,在重庆共同发起组织了“东北政治建设协会”,发表了“呼吁和平,制止内战”的宣言。这一行动,气得蒋介石破口大骂:“宁武是本党叛徒!”特派张继当面警告:“你好好学学三民主义,不要跟共产党走!”宁武愤怒地抢起手杖,向张继打去!张维气得狂吼乱叫,“你”你这个宁疯子!”整日,宁武收到“免去宁武在国民党内一切职务”的“免职书”。考虑到宁武的安全,周思来责成齐燕铭宋黎与宁武单线联系。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宁武接受中共上级组织的命令,由重庆返回江苏昆山“宁园”。他和许多爱国人士一道,往来于昆山与上海之间,为解放大上海,建立新中国,日日夜夜,紧张工作。宁武在上海加入了中共的外围组织“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协进社”。他与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田云樵单线联系,负责向地下党推荐地下工作人员,从事迎接上海解放的地下工作。

1949年2月,由宁武介绍,朱德君参加了地下工作,协助宁武整理抄写文件。宁武指示朱德君在上海盐务机关成立地工3人小组,保卫机关安全,迎接上海解放。宁武出生入死,无所畏惧,多次来到上海海关秘密联络丁贵堂、孙恩元等一大批海关官员参加地下工作。并在海关内部成立了地下印刚厂,印刷中共有关文件、宣传品,为安定民心,保卫上海,做出了贡献。在上海期间,宁武再一次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申请。他说:“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我愿为实现共产主义理规而奋斗终生。”考虑到宁武在民主党派中能发挥更大作用,所以,中共党组织还是决定让宁武留在党外。为顺利解放上海,减少军队伤亡,宁武找到当过东北军师长、与刘昌义是相识的王中民。在他们的策动下,51军军长刘昌义同意放下武器接受解放军改编,率部队走向光明大道。

民革东北三省奠基人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函宁武,请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会签到簿上,宋庆龄第一位签名,第二位便是宁武。现在,这个签到簿已成为历史文物,珍藏在国家历史博物馆。1949年10月,宁武参加了民革,在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会上当选为中央常委,以后连续当选第三、四届中央常委。1949年冬至1950年春,宁武任民革北京分部召集人。1950年5月,民革北京市委召开第二届第二次会议,宁武当选为民革北京市委主委。宁武热爱民革组织,积极发展民革党员,先后发展了原奉天省主席王树常、东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冯占海、原辽宁省教育厅长吴家象等知名人士。在宁武引导下,朱庆澜将军的众子女也都参加了民革。这不仅壮大了统一战线力量,同时也扩大了民革组织的政治影响。

1951年2月,宁武按民革中央指示,重返家乡沈阳,向中共中央东北局提出在东北建立民革组织的要求,得到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的大力支持。5月5日,民革东北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临工会”)筹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推举宁武为召集人。

1952年11月,宁武参加了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九分团,担任团长。他虽年近古稀,但不顾年老体哀,热情奔赴各地慰问志愿军伤病员,先后历时一月有余,行程几千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总团的表扬。1954年7月,东北大行政区撤销,原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民革东北临工会撤销,改组为民革辽宁省分部委员会,宁武任主委。1955年12月,民革辽宁省委成立,宁武任辽宁民革主委。1955年2月12日,辽宁省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召开会议,成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辽宁省分会,选举宁武为主席。辽宁省人民不久又成立了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委员会,选宁武为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宁武为政务院监察委员、东北行政委员会政法委副主任。后来,他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副省长,辽宁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副主席等职。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77年12月19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宁武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在宁武骨灰盒上覆盖上铺刀斧头的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亲属成员

妻子:杨树先

长城抗战爆发时,宁武夫人杨树先(辽东辛亥革命三女杰之一)与朱庆澜夫人徐雅志、米春霖夫人张诗箴、吴俊升夫人吴助君等众夫人携子女,在张学良夫人于凤至率领下,组织起东北妇女抗日后援会,夜以继日开展宣传、募捐、支前等抗日活动。为扩大国际影响,于凤至不断向国外宣传报道中国人民誓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保卫家乡的战况。她把支援长城抗战的东北妇女、学生掀起的抗日后援热潮,都拍摄成纪录影片,并担任解说,同时翻译成英文,另外还出版英文画册,发往国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