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准备

更新时间:2022-08-25 11:09

学习准备是学习者学习特征之一,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一般指儿童在接受正规教育以前的身心发展的水平(特别是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也泛指学习者在学习前所具备的与学习有关的积极因素,是有关学习的一个涵义不太明确的概念。

含义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分类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方面的学习准备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成熟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有效学习所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教育应提供适合学生纵向的学习准备。若无一定的准备条件,学生就难以进行新的学习。横向方面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运助结构。丰富的环境影响,有利于生理器官及其功能的发展,而心理发展通过学习才能实现。

作用

观点最主要的论据就是K.Z.洛伦茨发现的印刻现象。

过分强调成熟在发展中的影响是片面的,无限夸大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妥的。必须承认成熟与教育是发展的两大因素,二者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是复杂地相互作用着的。除了身心发展的水平外,顺利而有效的学习与以下两个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即①生活经验:儿童入学前的6年是发展知觉和丰富生活的重要时期。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基础。因为语言文字只是一种符号,如果对其所代表的相应事物缺乏感性认识,这些语言文字就是无意义的。有些人以为受教育就是读书,过早地让幼儿识字和学习文化,在缺乏实际感受的情况下,这样做是无益的。学习靠经验,也靠已有的知识。D.P.奥萨贝尔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已有知识与所学新知识相互同化的过程。他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具有了什么知识;知识的学习像滚雪球或螺旋式上升一样,基础知识越多,学习越有效。②求知欲:好奇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J.杜威认为好奇有3级:最初只表现为“生物的”力的流露,还不具有理智的意义;在“社会性”刺激下,才表现为希望对神奇世界进一步认识,这是理智的好奇的萌芽;当教育者指引出较远的目的,使其有所追求探索以达到目的时,好奇便具有确定的理智性,转化为求知欲了。儿童求知欲的培养,是入学准备的最重要的课题。在一般学习中,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也是学习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内容

身体的发展

这是所有学习准备中最基础的准备,学习中所有其他准备都依赖于某些神经的、腺体的、肌肉的和骨骼的结构与机能的准备情况。身体的发展是学习的必备条件。如果个体在身体发展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例如,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发育不健全的儿童很难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语言。另外,年幼的孩子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理论,因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也就是说,在有关的学习中,应考虑儿童学习该项目时的机体成熟水平,不顾及这一点,就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智力的发展

这是所有学习准备中最重要的准备。心理学家把一定的智力年龄作为儿童能否学习的重要标志。为了查明儿童在哪一个智力阶段才具备开始阅读的成熟水平,心理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智龄5~8岁的道作为被试,对这些儿童进行半年教育,随后测定他们在这半年里达到阅读标准的百分比。结果发现,智龄低于5岁的儿童几乎无一人能顺利阅读,智龄在5岁6个月的儿童只有极少数人能顺利阅读,而智龄在6岁的儿童有半数以上的人不能顺利阅读,智龄在6岁6个月时大约有70%的儿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认为,智龄6岁6个月有希望在小学一年级顺利进行阅读的最低限度。

情感的发展

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表明,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假如一个儿童不愿意学习,对学习毫无兴趣,那么可以肯定他难以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些智力测验来测量儿童。测验题目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简单易做,儿童容易解决,马上可以得到奖赏,但奖赏较小;另一种类型是复杂难做,儿童要动足脑筋才能解决,奖赏要过几天才能给,但得到的奖赏较大。把两种类型让儿童选择,看儿童选择的是延迟满足还是即时满足。结果发现,情感上易于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即时满足,而善于控制冲动的孩子,往往选择延迟满足,而且选择延迟满足的孩子要比选择即时满足的孩子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这充分表明情感对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社交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社交方面较成熟的儿童,由于适应性较强,同伴关系相处得较好,因此常常被成人看做是“有能力”“有创造性”的人。在同伴中也多留下稳重、友好等印象,这些评价和印象提高了儿童的社会地位,满足了他的尊重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他掌握技能、发展智力的愿望。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物—我关系的认识。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分清物—我关系,即把自己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区分开来。倘若没有这一概念上的准备,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在自我意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心理学上叫做“控制点”,它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所谓控制点,就是一个人找出控制他生活的主要力量,也即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某些力量的看法。年龄越小越有可能到外部世界中去寻找这种力量,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对“物”能起什么作用和影响。

例如,年幼儿童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不是出自自己的本愿,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控制学习,而是遵循父母的命令、迎合世袭的传统,或者处于对学习的新鲜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关键不在外部,而在自己的内部。他们开始认真地看待自己,控制点更多地落在内部。控制点由外部转向内部的这个过程,一般到成年期才算完成。

教育意义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在学校的教育中,如果教育内容及措施能使学生的学习与其学习准备相适应,那么就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和合理”。如果学生的学习滞后于学习准备,就会白白浪费许多学习的机会。相反,若学生学习大大超前于学习准备,就会拔苗助长,不仅难以掌握正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会产生不愉快的效果,使其害怕和逃避学习。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