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扇区

更新时间:2022-08-25 12:36

坏扇区是计算机硬盘中无法写入数据的地方,一般坏扇区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硬盘格式化时由于磨损而产生的软损坏扇区。可将它们标记出来或通过再次格式化来修复。如果格式化硬盘将完全丢失全部数据。另一种是无法修复的物理损坏。数据将永远无法写入到这种扇区中。如果硬盘中有这种坏扇区,这块硬盘就快寿终正寝了。

问题表现

(1)在读取某一文件或运行某一程序时,硬盘反复读盘且出错,提示文件损坏等信息,或者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成功,有时甚至会出现蓝屏等;

(2)硬盘声音突然由原来正常的摩擦音变成了怪音;

(3)在排除病毒感染的情况下系统无法正常启动,出现“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提示信息;

(4)FORMAT硬盘时,到某一进度停止不前,最后报错,无法完成;

(5)每次系统开机都会自动运行Scandisk扫描磁盘错误;

(6)对硬盘执行FDISK时,到某一进度会反复进进退退;

坏扇类型

软损坏扇区

软损坏扇区是由硬盘格式化产生的问题。是可以将它们标记出来或通过再次格式化来修复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格式化硬盘将完全丢失全部数据。

物理损坏

物理损坏是一种无法修复的损坏,且会造成数据将永远无法写入到这种扇区中。如果硬盘中有这种坏扇区,这块硬盘就快寿终正寝了。

硬盘被分割为以扇区为单位的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每个硬盘都有成千上万的扇区。硬盘在存储数据前,其中的坏扇区被标记出来以使计算机不在这些扇区中写入数据。为避免由于坏扇区而造成损失,应该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测,同时,应避免硬盘受到撞击或颠簸。如果有一些连续的坏扇区,则表示硬盘磨损得已经很厉害了。如果坏扇区的数量增长很快,最好将全部数据备份并严密地监视其工作情况,这也许是更换硬盘的时候了。

形成原因

地址标记区域损坏

地址信息出错。一般是由于某个扇区记录的地址信息出错,系统在对它访问时发现其地址信息与系统编排的信息不一致。实际上,一些主流的硬盘驱动器不再使用扇区ID或地址标记扇区,相反,这个信息前面提到的伺服扇区中编码

数据损坏

系统每次在往扇区中写数据的同时,都根据这些数据经过一定的算法运算生成一个校验码ECC=Error Correction Code),并将这个校验码记录在该扇区的信息区内。以后从这个扇区读取数据时,都会同时读取其校检码,并对数据重新运算以检查结果是否与校检码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这个扇区正常,存放的数据正确有效;如果不一致,则认为该扇区出错,这就是校验错误。这是硬盘最主要的缺陷类型。导致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有:磁盘表面磁介质损伤、硬盘写功能不正常、校验码的算法差异。

扇区标志出错

扇区标志出错,造成系统在需要读写时找不到相应的扇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系统参数错乱,导致内部地址转换错乱,系统找不到指定扇区;也有可能是某个扇区记录的标志信息出错导致系统无法正确辨别扇区。

ECC字段出错

虽然ECC代码也遭到损坏是极为罕见的。在这种情况下,驱动器从扇区读取正确的数据并对照ECC代码检查其完整性。如果由于错误的ECC代码检查失败,驱动器将返回一个错误,并且没有返回数据,因为没有办法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伺服信息损坏

硬盘大多采用嵌入式伺服,硬盘中每个正常的物理磁道都嵌入有一段或几段信息作为伺服信息,以便磁头在寻道时能准确定位及辨别正确编号的物理磁道。如果某个物理磁道的伺服信息受损,该物理磁道就可能无法被访问。这就是“磁道伺服缺陷”。一般表现为,分区过程非正常中断;格式化过程无法完成;用检测工具检测时,中途退出或死机,等等。

坏块标记错误

某些软件或病毒程序可以在部分扇区强行写上坏块标记,让系统不使用这些扇区。这种情况严格来说不一定是硬盘本身的缺陷,但想清除这些坏块标记却不容易。

系统信息错乱

每个硬盘内部都有一个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里面分成若干模块保存有许多参数和程序。硬盘在通电自检时,要调用其中大部分程序和参数。如果能读出那些程序和参数模块,而且校验正常的话,硬盘就进入准备状态。如果某些模块读不出或校验不正常,则该硬盘就无法进入准备状态。一般表现为,PC系统的BIOS无法检测到该硬盘或检测到该硬盘却无法对它进行读写操作。

修复原理

硬盘驱动器的设置即从不返回未通过完整性检查的数据。然而,却有可能通过向硬盘发送一个特殊的指令使其在读取数据时跳过错误检查和校验,这个命令被称为Read Long,在1994年第一次被引入ATA/ATAPI标准里。指令允许从不通过错误检查和校验就能扇区中读取原始数据和ECC码并返回到主机中。这个命令从1998年ATA/ATAPI-4标准中去除,但大多数硬盘制造商仍在使用。

后来,当硬盘容量变得更大,同时在大于128GB的硬盘中引入了48位LBA芯片组,这个命令正式的恢复并成为SMART命令传输或SCT

显然,由于驱动器通过读长命令来请求数据时没有验证数据的完整性,这样就返回了数据,即使它是不一致的(或者,换句话说,扇区是“坏扇区”)。因此,这个命令很快就成为坏扇区恢复的标准。

通过重写校验码、标志信息等可以纠正一部分坏扇区。进行这两项功能都会对硬盘的数据进行清零,并重写每个扇区的校验码和标志信息。如果不是磁盘表面介质损伤的话,大部分的坏扇区可以纠正为正常状态。这就是常听说的:“逻辑坏扇区可以修复”的道理。

调用自动修复机制替换坏扇区。为了减少硬盘返修的概率,硬盘厂商在硬盘内部设计了一个自动修复机制 Automatic Reallcation或Automatic Reassign。生产的硬盘都有这样的功能:在对硬盘的读写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个坏扇区,则由内部管理程序自动分配一个备用扇区来替换该扇区,并将该扇区物理位置及其替换情况记录在G-list中。这样一来,少量的坏扇区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被自动替换掉了,对用户的使用没有太大的影响。也有一些硬盘自动修复机制的激发条件要严格一些,需要运行某些软件来检测判断坏扇区,并发出相应指令激发自动修复功能。

用专业软件将缺陷扇区记录在P-list中,并进行内部低级格式化。用户在使用硬盘时,是不能按物理地址模式来访问硬盘的。而是按逻辑地址模式来访问。硬盘在通电自检时,系统会从系统保留区读取一些特定参数(与内部低级格式化时调用的参数有密切关系)存在缓冲区里,用作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之间转换的依据。有些专业软件可以将检测到的坏扇区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直接记录在P-list中,然后调用内部低级格式化程序进行低级格式化。这样可以不受G-list的限制,能修复大量的坏扇区,

修复方法

修理前的检查

首先来看看硬盘有了物理损伤,也就是有了坏道后有哪些现象:

1.读取某个文件或运行某个软件时经常出错,或者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操作成功,其间硬盘不断读盘并发出刺耳的杂音,这种现象意味着硬盘上载有数据的某些扇区已坏。

2.开机时系统不能通过硬盘引导,软盘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盘盘符,但无法进入,用SYS命令传导系统也不能成功。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因为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

3.正常使用计算机时频繁无故出现蓝屏。

解决方法

1.首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入手。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硬盘盘符,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在“工具”项中对硬盘盘面作完全扫描处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坏簇作自动修正。

2.对于硬盘0扇区损坏的情况,看起来比较棘手,但也不是无药可救--只要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行了,要注意的是,修改扇区完成后,只有对硬盘作格式化后才会把分区表的信息写入1扇区(作为0扇区了)。

3.不到万不得已,这一招最好不要用:即对硬盘作低格。因为对硬盘作低格至少有两点害处:一是磨损盘片,二是对有坏道的硬盘来说,低格还会加速坏道的扩散。

4.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主板BIOS的相关内容要设置得当,特别是对于一些TX芯片组级别以前的主板,由于没有自动识别硬盘规格的能力,往往会因设置不当而影响硬盘的使用,轻则硬盘不能物尽其用,重则损伤硬盘。

以上介绍的是硬盘有物理损伤时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是以牺牲硬盘容量为代价的一种补救措施。硬盘有了坏道,如果不是因为老化问题,则说明平时在使用上有不妥之处,比如对硬盘过分频繁地整理碎片、内存太少以致应用软件对硬盘频频访问等。而忽略对硬盘的防尘处理也会导致硬盘磁头因为定位困难引发机械故障。另外,对CPU超频引起外频增高,迫使硬盘长时间在过高的电压下工作,也会引发故障,所以,平时对硬盘的使用还应以谨慎操作为上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