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特弗利特·凯勒

更新时间:2023-07-20 14:32

戈特弗里德·凯勒(Gottfried Keller,1819年7月19日—1890年7月15日),瑞士杰出的作家,现实主义诗人,民主主义者。思想上受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影响。早期诗作歌颂瑞士的民主制度。代表作长篇小说《绿衣亨利》带自传性,描写一个艺术家的遭遇。短篇小说《乡村里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描写一对农村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其他作品有小说集《七个传说》、《苏黎世中篇小说集》等。

人物生平

1819年7月19日生于苏黎世附近格拉特费尔登一个工人家庭。5岁丧父,家境贫寒,少年时代在一所公益团体设立的贫民子弟学校上学。1833年入苏黎世州立工业学校学习,不久因故被迫离校,自学绘画。

1840年到慕尼黑学习,1842年返回苏黎世,从事文学创作。19世纪40年代受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鼓舞,与德国一些政治流亡者接触,并在弗赖利格拉特和黑尔韦格的影响下写了大量政治诗,参加了革命志愿队,支援卢塞恩州的进步力量。1846年《凯勒诗歌集》在海得尔堡出版。1848年瑞士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统一联邦国家,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凯勒对这种民主制度抱有很大信心。同年他获得苏黎世州政府的奖学金到海得尔堡大学学习,结识了费尔巴哈,听过他有关宗教本质的讲课,接受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1850年去柏林,5年后又回到苏黎世。

1850至1861年间,出版《新诗集》(1851)、长篇小说《绿衣亨利》(1855)、短篇小说集《塞尔特维拉的人们》(1856)等作品。1861年被选为苏黎世州政府的秘书长,任职15年。这时期除《七个传说》(1872)外,中断了创作。1876年辞去秘书长职务。1877年出版《苏黎世中篇小说集》,1878、1879两年间写了大量诗歌。之后,《绿衣亨利》第2稿(1879~1880)和《警句短诗》(1882)、《诗歌集》(1884)也相继问世。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马丁·萨兰德》(1886)。1890年7月15日于苏黎世去世。

人物作品

凯勒的创作中最有成就的是中短篇小说,著名的有两卷集《塞尔特维拉的人们》、《七个传说》、《苏黎世中篇小说集》。

《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塞尔特维拉的人们》中最优秀的一篇,写一对农村青年男女彼此相爱,因家仇不能结婚而投河自尽。小说揭露了这场悲剧的社会原因是贪婪地追逐私有财产。《三个正直的制梳匠》和《人靠衣裳》也是两卷集中出色的作品。它们表明凯勒不仅对处于社会变动中的各类人物的思想、心理状态的观察深刻、透彻,而且在描述人民生活风俗方面也是杰出的大师。《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主要取材于瑞士历史,而其中最著名的《七君子的小旗子》却是以瑞士建立联邦政府后的生活为题材。小说通过 7个反封建老战士组成小团体的活动以及新老两代之间矛盾的解决,歌颂了瑞士的民主主义制度,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长篇小说《绿衣亨利》是凯勒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带有自传性质。这部作品有两种稿本,第 1稿以主人公的死亡为结局。第 2稿则写主人公走上了与人民相结合、做自觉的国家公民的道路。这是一部“教育小说”,写一个青年的成长,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画面,乡土气息浓厚,对城市和农村的描绘,对主要人物及次要人物的性格塑造,都带有特定的瑞士宗法社会和联邦民主制度社会的色彩。

长篇小说《马丁·萨兰德》写社会上贪污腐化、投机倒把、虚伪欺骗等现象,表明凯勒对瑞士的民主社会、对资本主义的通病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凯勒在瑞士19世纪的德语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继承了德国古典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现实深刻,具有浓厚的抒情和生活气息,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冬夜

世间没有一点鼓翼的声音,

一片白雪静静地耀目眩人.

在星空里看不到一朵云彩,

而沉静的湖面上毫无波纹。

从湖底长出一棵树木,

它的树梢被冰块冻结,

水妖攀着树枝上升,

她透过绿色的湖冰仰视。

我站在那儿的薄冰之上,

它把我和黑沉沉的湖底隔离,

就在我立足的下方,我看到

水妖的白色的美姿,她的四肢。

她露着窒息的惨状,抚触着

坚固的冰层,时时推动,

我永远忘不了她那黯淡的面容,

它永远、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

钱春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