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科

更新时间:2023-03-22 10:59

亚麻科(学名:Lin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牻牛儿苗目的一科。本科约12属,300余种,全世界广布,但主要分布于温带。中国4属,14种,全国广布,但木本类群主要分布于亚热带,草木类群主要分布于温带,特别是干旱和高寒地区。

分科地位

中国有4属约14种:石海椒属(Reinwardtia Dum.)、青篱柴属(Tirpitzia Hallier)、亚麻属(Linum Linn.)、异腺草属(Anisadenia Wall.)。

经典的分类将本科分为4个亚科,但近代学者把粘木亚科(Ixonanthoideae)、Humirioideae亚科及Ctenolophonoideae亚科自本科分出各自独立成科。该科的亲缘科各学者的见解不一,但无疑与旱金莲科牻牛儿苗科古柯科有密切关系。所以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亚麻科和古柯科粘木科等单独分为亚麻目,而1998年的APG 分类法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将亚麻科列入新设立的金虎尾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分类法将亚麻藤科合并到本科中,分为“亚麻族”和“亚麻藤族”两类。

形态特征

通常为草本或稀为灌木。单叶,全缘,互生或对生,无托叶或具不明显托叶。花序为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蝎尾状聚伞花序(此时花序外形似总状花序);花整齐,两性,4~5数;萼片覆瓦状排列,宿存,分离;花瓣辐射对称或螺旋状,常早落,分离或基部合生;雄蕊与花被同数或为其2~4倍,排成一轮或有时具一轮退化雄蕊,花丝基部扩展,合生成筒或环;子房上位,2~3(5)室,心皮常由中脉处延伸成假隔膜,但隔膜不与中柱胎座联合,每室具1~2胚珠;花柱与心皮同数,分离或合生,柱头各式。果实为室背开裂的蒴果或为含1粒种子的核果。种子具微弱发育的胚乳,胚直立。该科石海椒属和亚麻属少数种的叶提取物经水解后有肉桂酸衍生物。后者尚普遍含氰化物,其种子含丰富的油类,称亚麻仁(籽)油。

石海椒属:Reinwardtia Dum. 花黄色,簇生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蒴果裂为6~8个分果瓣。

青篱柴属:Tirpitzia Hallier. 花白色,花集为腋生或顶生的聚伞花序;蒴果4~5瓣裂。

亚麻属:Linum L. 叶狭条形、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脉3基出或仅1脉;花通常蓝色,稀白色或黄色;蒴果裂为10果瓣,每室具1种子。

异腺草属:Anisadenia Wall. 叶椭圆形,羽状脉;花红色或稀为白色;蒴果仅具1种子。

模式属

本科的模式属为:亚麻属 Linum L.

地理分布

原产海湾地区黑海附近。长江以北多栽培。中国产的青篱柴属和石海椒属均为灌木或小乔木,各1或2种,分布于西南部及南部。异腺草属和亚麻属均系草本,前者仅1种,产云南及西藏。亚麻属约140种,主产欧洲至亚洲西南部,在中国多见于黄河以北各地。常见种如亚麻,又称鸦麻、山西胡麻。高约1米,一年生草本,叶线形,有3脉,花瓣顶端凹,雄蕊等长,蒴果球形,种子具丰富胚乳,原产海湾地区及黑海附近。

历史

纤维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公元前15世纪的古埃及,在当地考古时发掘出的亚麻壁毯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发现的最早的纤维艺术作品,叙利亚也曾是壁毯纺织的中心。到了13世纪的欧洲,纤维艺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但内容多表现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形式也呈现出单一的平面性,象征性和装饰性,这种具有编织语言个性的艺术此时已经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到了17世纪,纤维艺术因为受学院派绘画的影响盲目模仿著名油画,虽然在当时也是一种风尚,但却因失去自身的语言个性逐渐走向衰落。到了19世纪末,失去个性的欧洲传统纤维艺术最终走向低谷。 中国的纤维艺术也有悠久的历史,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麻、丝、毛等纺织原料

应用价值

品种品系多,有取其纤维的,有取其种子的,也有二者兼取的。纤维用的品种植株较高而极少分枝,适于生长西北地区。种子用的品种植株较矮而多分枝,适于生长南方地区。韧皮纤维平均长约4厘米,其强度较棉或毛纤维都强,耐磨及水湿,有光泽,是亚麻布织布的原料,为桌布、餐巾、床单、衬衣等的上料,亦为手套、帐篷、帆布等的重要编织原料。种子油称亚麻仁油,含油量约40%,亚麻子饼是含高蛋白的牲畜饲料。

石海椒属植物,花黄,颇大,常栽培供观赏。嫩枝、叶入药,有消炎解毒和清热利尿功效。

青篱柴属植物茎、叶能消肿止痛、接骨。叶活血散瘀,用于治疗风湿,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

亚麻属植物茎皮纤维可作人造棉、麻布造纸原料,也是重要的油料和药用植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