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之死

更新时间:2024-09-07 14:19

《亚瑟王之死》为托马斯·马洛礼集结英文及法文版本亚瑟王骑士文学而成的作品。此书包含了部分马洛礼的原创故事以及一些马洛礼以自己的观点重新诠释的旧故事。最初由威廉·卡克斯顿于1485年出版。《亚瑟王之死》可算是以英语写作的亚瑟王传奇中最著名的作品。许多近代的亚瑟传奇作家都把马洛礼的《亚瑟王之死》当作首要的资料出处。

内容简介

中古时期不列颠群岛列国纷争。传说中的魔鬼之子梅林藏身于英格兰,等待着能够拔出石中剑的全境之王——亚瑟。在梅林的辅佐下,亚瑟王结束混战,远征罗马,聚拢150位圆桌骑士开创盛世,在辉煌时代展开浩大的圣杯历险,而兰斯洛特莫德雷德的双重背叛,将亚瑟王推至命运的深渊。

目录

创作背景

作者创作《亚瑟王之死》时的英格兰处于15世纪,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爆发玫瑰战争,红玫瑰代表兰开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约克王朝。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亨利·都铎夺得王位,都铎王朝开始。经历过金雀花王朝与玫瑰战争的托马斯·马洛礼多次陷入政治斗争中,几次身陷囹圄,最终在伦敦监狱完成了《亚瑟王之死》,既是对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传奇事迹的记录,也是对当时政治局面的警示,希望当局者能够重新回归亚瑟王朝的霸权地位。

人物介绍

亚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最初如何诞生,源自何处,皆无从查考。究竟亚瑟王是不是以某位历史人物作为基础塑造出来的虚构角色也不得而知。 如果确实存在亚瑟王这个人物,据推测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间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亚瑟王版本)的时期。

西元800年左右,威尔士的修士撰写了一本《不列颠人史》,书中首次记载“亚瑟”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士人抵抗从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萨克森人。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亚瑟王之死》结合历史传说,编排为”亚瑟称王-圆桌骑士-圣杯传奇-亚瑟之死“四个核心篇章,在人物上以亚瑟、兰斯洛特特里斯丹为记录重点,构架”亚瑟在梅林辅佐下结束国内混战,聚拢圆桌骑士开创盛世,在辉煌时代追寻圣杯,最后遭遇背叛“的故事。表现了亚瑟王与圆桌骑士团之间忠诚的骑士精神,骑士与贵妇之间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以及维护正义的精神。

1 骑士精神

“浪漫传奇是中世纪中、后期受到基督教思想和宗教文学传统深刻影响的最重要的世俗叙事文学体裁,它主题丰富,题材广泛,形式不定,但它最重要的叙事内容是骑士冒险经历和宫廷爱情。”马罗礼生活在15世纪的英格兰,他有过传奇的骑士生涯,深刻感受到英国的骑士制度正随着玫瑰战争而逐渐没落。他的《亚瑟王之死》就是哀悼骑士制度崩溃、缅怀过去贵族制度的一曲哀歌。马罗礼借亚瑟王之口描述他心目中的骑士形象。作为圆桌骑士团的开创者,亚瑟王这样训诫他的骑士:永远不蛮横无理,永远不滥杀无辜,永远不背信弃义;为人不可残暴,要宽恕那些乞求宽恕的人;对于贵妇、少女以及一切有身份的女人,都应该鼎力相助,否则处以极刑;任何人不得无视法律,不得为了世间财富与人争斗。尚义气、重然诺、见义勇为、慷慨大方、抑恶扬善、嫉恶如仇、彬彬有礼——这些就是骑士精神的基本特征。

2 寻找圣杯

寻找圣杯的故事在亚瑟王浪漫传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圣杯传奇的开山之作是于1180年前后由法国诗人克雷蒂安·德·特洛阿( Chretien deTroyes)创作的《帕齐法尔—— 圣杯故事》。此书成为后世作家续写和重述圣杯传奇的蓝本。到12世纪末,以圣杯为题材的主要故事文本就多达10个,影响遍及欧洲多个国家。而在英国,直到《亚瑟王之死》问世,圣杯传奇的重要地位才得以确立。

艺术特色

在十五世纪的英国,散文罗曼司作为一种文体方兴未艾,情节环环相扣、近似于章回体的《亚瑟王之死》想必让腻烦了训祷文、宗教诗和神秘剧的普通读者耳目一新。亚瑟王题材的散文罗曼司最早出现于十二世纪的法国:中古法语作品《兰斯洛—圣杯》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亚瑟、圆桌骑士和圣杯的故事,在欧陆读者中享有盛誉。到了十五世纪,散文罗曼司在勃艮第风行一时,与勃艮第往来密切的卡克斯顿敏感地嗅到了商机:马洛礼的作品是英语亚瑟王传奇中第一部用散文而非韵文写就的。

骑士文学是中世纪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是西欧封建贵族阶级与基督教会相互渗透的文化产物,反映了忠君、护教的社会主流意识,通过对高贵典雅的贵族礼仪的提倡,大力渲染对精神理想的追求。马罗礼笔下的骑士不再是个人至上的英雄豪杰,而是担负着社会道义的忠诚骑士,符合中世纪末期人们对英雄的期待心理。因此,《亚瑟王之死》不仅仅构筑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艺术世界,更重要的是,它也代表着一种追求精神价值的理想化的乌托邦。

作品影响

《亚瑟王之死》是一部传奇,是史实(作者称),是英雄美人的赞歌。这部作品是在英国十五世纪富于矛盾的世纪,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写成的,是一篇哀悼骑士制度的崩溃,美化过去贵族制度的哀歌。

《亚瑟王之死》以法国古书作为蓝本,加上了作者的很多虚构的创作内容,并杂糅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素材,后世普遍认同此书为最完整地描述亚瑟王传奇的文学作品。同时,他也对英国散文叙事史诗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丁尼生在其著作《亚瑟王传奇》序言里写着“感谢托马斯伯爵写的《亚瑟王之死》”。

《亚瑟王之死》是欧洲骑士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讲述了著名不列颠国王亚瑟及圆桌骑士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冒险、传奇、各种奇迹和精彩的打斗场面。最令人爱不释手的是骑士与贵夫人之间惊世骇俗的爱情描写。

《亚瑟王之死》影响了后世的很多佳作,并成为好莱坞大片《亚瑟王》的经典蓝本。电影大片后面的种种故事细节、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镜头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源头。2017年,忠实于《亚瑟王之死》改编的电影《亚瑟王:斗兽争霸》,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由盖·里奇执导,查理·汉纳姆艾瑞克·巴纳阿斯特丽德·伯格斯-弗瑞斯贝裘德·洛联合主演。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托马斯·马洛礼(1416?—1471),中世纪骑士出生于优渥的英格兰士绅家庭,25岁受封骑士,29岁当选沃里克郡国会议员,之后几度陷入金雀花王朝的政治博弈以及玫瑰战争,经历多次牢狱颠沛后,专心撰写《亚瑟王之死》。1470年3月,在伦敦监狱完成手稿,隔年3月身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