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桥

更新时间:2024-09-10 09:25

解放大桥旧称万寿桥。福州“万寿桥”,是闽江最早的跨江大石桥,据明代王应山《闽都记》载:“万寿桥,横跨台江,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宋元佑间,郡守王祖道置田一十一顷七十二亩备修桥费。元时田入头陀万岁寺。大德七年(1303年),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酾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学士马祖常为记,刻‘万寿桥’三字于右”。1995年至1996年拆除重建为现代化大桥。

简介

解放大桥原为万寿桥和江南桥,旧为浮桥。元大德七年(1303年),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元至治二年(1322年)完成,前后历时20年。石桥全长170丈,原来石墩、石梁基础为乱石堆筑,桥下砌有水道29孔,后因修缮增至32孔。桥上砌石栏,刻有“万寿桥”三字,桥栏石柱刻姿态各异的小狮。桥两端建有石阶、亭子。万寿桥建成之后,南端也相继兴建9孔木石混合结构桥梁,石梁5孔,木梁4孔,名江南桥,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被大水冲毁,何际述兄弟捐资兴建石桥。

万寿桥自明天顺至清道光的370年间,历经5次大修建,其中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又重砌石栏。民国初年,随着马路的开辟,将两桥桥墩加固,桥面石板略加平整,以适应车辆通行。民国19年(1930年),福建省建设厅将万寿桥至青年会填江造地的地价作为改造万寿桥、江南桥的费用,将北岸缩填5孔,桥面在原有石梁上面加铺钢筋混凝土梁板,两侧加宽人行道,石栏改钢筋混凝土栏杆。改建后两桥仍为中洲隔开,万寿桥长335米,江南桥长94.5米,两桥宽度均为9米,其中车行道6米,两旁人行道各1.5米。改建工程由日本大和工业株式会社承包,改造桥面及修造桥脚工程共费大洋145275元。

抗日战争期间,万寿桥数受轰炸,有一孔被毁后修复,另一孔被炸未中,桥基受震沉陷,经几次特大洪水冲击,桥墩倾倒,桥面下陷折裂,抗战胜利后又加以修复。

1970年,福州市政府投资45万元进行改建,采取桥上架桥的形式,保持原有元时石梁桥和民国钢筋混凝土桥面。改建后的大桥跨越中洲,把万寿、江南两桥联成一体,全长558.1米。桥面架宽到11米。桥身抬高到13.69米(增高4米),保证洪水期交通畅通。增设的通航孔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跨径38米,梁底标高11.7米,300吨以下船只可顺利往来,增强大桥通航能力。

修建

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万寿寺的陀王王法助立志改建为石桥, 王祖道在建桥同时,还置田十一顷,以其田租收入作为建桥经费, 并由万寿寺头陀负责管理。法助四处募集资金,并派徒弟吴道可上京奏明圣上,得到成宗铁木耳可汗的嘉许,奉旨修桥,投入资金多达数百万贯。元大德七年(13O3年)动工,可惜大桥尚未竣工,89岁的法助却已辞世。其徒吴道可等继续主持建造。 大桥前后建造共花了十九年时间,于元至治二年〔1322雪年〕才告全部竣工,后人为了纪念万寿寺和尚王法助的功绩,便把这条大桥命名为

整体结构

采用技术

由来

品味

江河系自然,桥梁成文化。解放大桥,集元代石桥墩、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桥梁板、现代双曲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联拱桥,古今结合并用,形成桥联桥、桥上架桥的独特风格,实属罕见。而其历尽沧桑沉淀,更值得我们回味。 有空可以去观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